第8部分(第2/4 页)
松下幸之助的醒悟,张瑞敏的感叹,是否已经回答这个问题了呢?
无数事实表明,凡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企业家,大都跨越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的精神境界。对他们来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是主观为顾客,为社会,客观上成就了企业,成就了自己。
核心价值观有什么用15
3�企业员工有可能实现个人价值方面的超越吗
企业家在办企业的过程中,精神境界会发生变化,员工其实也一样。要求员工像当年热血青年参加革命那样,一心一意到企业中实现救国救民的抱负,肯定是不现实的。其实,当年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上井冈山时,也遇到了类似问题。现在人们常有一种错觉,以为跟着毛泽东上井冈山的,肯定都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但是,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当年的红军队伍的成员比较复杂,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毛泽东的办法是:一方面,明确并坚持建军宗旨,强调我军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考虑到官兵大都是拿枪的老百姓,真正认同我军宗旨会有一个过程,因而从满足官兵的基本需求入手,先把他们吸引进来,稳定下来,然后再通过长期的思想教育和环境熏陶,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形象地说,开始阶段是“打土豪,分田地”,“保卫胜利果实”;以后是“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最后才是“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
关于这个问题,聂荣臻同志在个人回忆录中讲过一段话:“‘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斗争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这是斯大林关于政治工作的名言。我在中央根据地的工作实践中,也有深切体会。试问我们的每一个红军战士,为什么要当红军,他们都会回答你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再进一步地问他,他会回答你:‘为了苏维埃新中国!’‘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更进一步问,他会回答你:‘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每个农民参军,都经历了一个对革命目的由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由初步具有这种认识,随后就变成每个革命战士终身为之奋斗的政治目标、政治思想和斗争信念。战斗力就是从这里生长出来的。”《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3年版,第203页。
许多人可能看过电影《红色娘子军》,片中女主人公吴琼花的思想转变过程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吴琼花上山参加红军,最初的目的就是杀南霸天,为亲人报仇。正因为她报仇心切,所以才在第一次执行任务时暴露了目标,犯了错误。后来在连队党代表的耐心帮助下,她认识到消灭一个南霸天远远不够,世界上还有无数个南霸天、北霸天,要想让天下的穷人都过上好日子,再不受地主老财的剥削压迫,就必须推翻整个旧制度,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社会。
一些人不相信员工可以实现价值观方面的超越,很大程度上是受思想教育理论中一个传统观点的影响,即认为青少年时代是世界观形成时期,一个人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大都会在这个阶段定型。从抓紧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角度看,这么讲是必要的。但笔者认为,对此不宜作绝对化理解。实际上,成年人的思想和价值观也会随周围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甚至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方面的事例太多了。以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来说,近代史上有名的反派人物,曾大肆鼓吹帝制,为袁世凯当皇帝造舆论的“洪宪六君子”之一——杨度,晚年在白色恐怖下秘密加入了共产党;而前些年一些曾经对共产主义非常虔诚的老党员、老革命反倒失去信仰,痴迷上了“###功”。由此可见人的可变性、可塑性。
核心价值观有什么用16
4�企业不强调宗旨行不行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首先,分析企业家不讲宗旨行不行。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在国有企业或跨国公司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将民营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都是有点本事的人。当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要想持续进步,做大做强,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笔者认为,不是资金,不是技术,不是市场,甚至也不是本人的知识、能力和智慧,而是精神境界。所谓精神境界,通俗地说,就是看问题的视野和高度。企业家创业之初,精神境界一如常人,考虑的大都是个人利益和个人前程。这很自然,对事业的发展也有好处。可当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企业家仍将眼睛紧紧盯在个人利益、个人前程上,那就有问题了。人的精神境界不提高,就无法正确看待已经取得的成功,无法正确总结事业成功的原因,无法正确使用成功带来的巨大财富,无法确立新的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