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页)
叩奈蕹シ�瘢�邮乱恍┥缁峁�嫘曰疃�1说谩さ侣晨说茸�胰衔��庖幌窒蟮某鱿殖浞炙得鳎�孀派缁岬姆⒄菇�剑�率郴�疚抻堑娜嗣腔嵩嚼丛阶非缶�裥枨蟮穆�悖�释�嘧鲆恍┱嬲�幸庖宓氖虑椤R蚨�笠倒芾碛Ω孟蚍怯��橹��埃�谏杓颇诓抗芾砘�剖保�浞挚悸呛屠�迷惫ざ跃�裥枨蟮目释�吐�恪�
至于该如何帮助人们确立信仰等精神需求,恐怕就不是本书所能回答的问题了。笔者想说的只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高层次精神需求的形成的确有其客观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企业文化建设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对此问题确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关注一下新形势下宗教传播的规律。看看同样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同样面对精神疲软、信仰迷茫的现代青年,宗教领袖是怎样传道,并且让人们接受很难用理性加以证实的教义的,又是如何组织活动,以不断巩固信徒们的宗教信仰的。
2�企业家有可能将创造顾客作为唯一宗旨吗
企业宗旨实际上与企业家的精神境界有关,一般来说,会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变化过程。企业在起步阶段,多数企业家确实是一心想赚钱,因为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只要能赚钱,干什么,怎么干都可以。用联想公司柳传志的话说,企业家最初都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要想让企业家像当年毛泽东等革命者那样,一开始就以为人民服务作为价值追求,是不现实的。《基业长青》的作者也认为,“并非所有高瞻远瞩公司创业时都有明白规定的核心理念”,“早期只是设法起步,开始向前冲,一直到公司逐步演变后,理念才渐渐清楚”。实际上,许多企业都是在创办10年左右时,才明确写出公司宗旨的。
创业之初,难见宗旨。可是,当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要想持续发展,做大做强,企业家就必须在价值追求方面有所超越。这时,虽然企业家每天也在赚钱,但已不是为个人赚钱而赚钱了,而是将赚钱视为实现远大目标的一条途径、一种标志。实际上,一些著名企业家都有这么一个思想变化的过程。
松下幸之助有一定的代表性。松下幸之助本人1918年开始创业。经过努力,他把一个只有几名员工的小厂,慢慢发展成有相当规模的松下幸之助电器公司。随着事业的发展,松下幸之助个人及其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再也不用为衣食而忧了,可这样一来,反倒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用他自己的话说,有了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干吗还要继续努力去经营企业。直到1932年某一天,松下幸之助参加了一个宗教活动,深深地被信徒所表现出来的虔诚所感动。晚上回家后浮想联翩,他突然想到企业与宗教的共同之处:宗教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企业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二者都是造福社会的神圣事业。企业家应该通过向顾客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这种方式来服务社会,这才是办企业的意义。想到这里,松下幸之助豁然开朗,兴奋不已,“我懂得了真正的使命,心情无比激动,这同以前曾有过的无数次创新时所感觉到的喜悦心情一样,是无法形容的。我全身热血沸腾,深深感到工作的崇高和严肃”。第二天上班后,松下幸之助将全体员工召集在一起,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宣布了松下电器公司的宗旨,强调公司从此有了新的生命,并将那一天即1932年5月5日,定为公司的诞辰。此后,每年的5月5日就成为松下公司正式的创业纪念日。
松下幸之助当年的困惑,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家也遇到了。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内确有相当一批企业家走出了艰苦创业阶段,手中积攒起巨额财富。有钱之后,经常萦绕他们心头的,也是还要不要继续奋斗,为什么而奋斗的问题。不过,似乎真正想明白了的企业家还不太多。几年前,张瑞敏在与记者的一次交谈中,谈到现在不少民营企业家,特别是南方一些企业家,已感觉不到办企业有什么乐趣了。因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秩序越来越规范,经营企业的难度明显加大。而企业家手里的钱已经不少了,完全够花了,再干下去实在没多大意思,还不如随便玩玩,享受人生。因为,花出去的钱才是自己的,放在账上的只是数字。张瑞敏认为,这可不是好现象:国企管理者因为钱少而不干,民营企业家因为钱多也不想干了,中国的经济怎么发展?张瑞敏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国真正成大事的人,要有一种觉悟,一种境界,有一种为国家、为民族、为本企业员工甘愿奉献牺牲的精神。“我们在市场竞争中首先战胜的不是对方,而是我们自己,战胜自身的缺点,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