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页)
0万法郎的现金在北京四环的一个小区买了一套住房。
民营企业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起步,孙受雇于北京的一家法国企业,每月挣万法郎。1993年,夫妻俩向移居美国的张的哥哥借了一些钱,把儿子张军送到巴黎上大学。张军结束学业后已受雇于一家法国银行,每月工资万法郎。
这时,一个姑娘从浴室里伸出头来。她是这家的保姆,来自安徽的一个贫穷乡村。每个星期六上午,孙开车(她去年花10万法郎买的一辆武汉产的雪铁龙牌汽车)带保姆到大商场买东西。
张和孙虽然还远不能代表那些受益于经济转型时期致富的亿中国人,但他们的经历却可以充分说明中国新中产阶层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方式。据报告,中国的中产阶层到2005年将达2亿人。美国麦金西环球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则估计,在这2亿人中,有3000万人(这部分人被称为新的中产阶层,其人数正在以每年40%的速度增加)已经有了自己的房产。中国的这个中产阶层对外国企业(特别是外国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很有吸引力,因为他们拥有大笔储蓄。像张和孙这样的中产阶层分子已占中国人口的15%。他们善于利用中国经济改革的机会,对政府进行的改革持支持态度。现在,他们开始享受生活的乐趣。
48岁的孙现在很注意自己的外表。她参加了一个体育俱乐部,并且每星期五晚上都要上发廊。她还喜欢去做很时髦的脚部按摩。星期六下午,她带着公公婆婆到市中心购物。公公婆婆则常常利用这个机会到商场底层的小剧院边喝茶边听戏。有时,孙还通过移动电话同儿子联系在一家星巴克咖啡连锁店见面。
星期六晚上,张和孙同朋友们上饭馆。北京的饭馆里有各种菜肴,多得简直不知该怎样挑选。在东直门的一条街上,饭馆都是通宵营业。张军有时开车带着他们到一个朋友开的云南餐厅用餐。那里的装饰很有特色,简直使人感到是在纽约或巴黎。
这一家人有时还到电影院里去打发晚上的时光,或者是回家看DVD。张军更喜欢同自己的朋友们外出,例如到三里屯的酒吧去消遣。北京第一家咖啡馆开于1994年。现在,中国所有的大城市都有“酒吧街”。最近两年来,北京郊区的饭店越来越多。数以千计的家庭开始到郊区农村租房甚至买房,作为家里的第二住处。
张和孙打算在明年同儿子到欧洲旅游。他们将先到巴黎,然后到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2000年,有300万中国人就是这样出国度假的。他们喜欢去的地方是东南亚国家、欧洲和美国。两年前,张和孙已利用假期在国内旅游过。2001年5月1日休假时,中国有6000万人外出旅游,消费了180亿法郎!这真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4、中产阶层话语空间的建立与扩张
90年代前后,文化市场上流行的阅读刊物还是《大众电影》、《电影世界》、《中外电视》以及《现代服装》、《上海服饰》、《健美》等消闲初级阶段的大众刊物,阅读的等级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但在90年代初期,在具有“民间性”的图书发行渠道———“书摊”上,却赫然摆上了印制极其精美的“10元刊”:“10元刊,是一种大而化之的称谓,专指那些售价在10元上下,以城市白领为主要销售对象的刊物。国际流行的16开本加进口铜版纸加精美的封面设计,使这些刊物在书摊上显出鹤立鸡群的贵族气派。”这些“贵族刊物”是指《世界时装之苑》、《时尚》、《现代画报》、《精品》、《今日名流》、《世界都市》等。现在这些刊物的售价已在20元左右,品种还要加上《瑞丽》、《新娘》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些昂贵的刊物起始于极具民间意味的“书摊”。著名文化研究学者戴锦华说:“类似杂志在其问世之初,其定价之高昂,超过了大部分书摊光顾者的消费能力,但它不仅存活下来,而且成功流行。这固然说明中国社会首先表现在消费上的分化或曰分层已开始发生,但它同时透露了一个有趣的信息:那些并不属于类似杂志的预期读者亦间或成为类似刊物的购买者,因为甚至其包装形态,已然负载着未来生活的构想,而先后致富则是指称这种未来想象的信念式表达。于是,类似杂志便以超前的、展示与指导者的角色进入了我们的文化视野。直到90年代中期以后,类似刊物的后继者创刊伊始,便安居在它们应有的位置:星级宾馆的大堂或豪华商城的图书精品屋中。此时,消费的分层伴随着社会分化已开始清晰并稳定。”
这些白领杂志也可以称为“中产阶层”杂志。自这些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