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页)
州互助总社社长.该社确已包括有几十个手工业工会,举为主席团之一,确也应当。
可是就因谢英伯的问题引起很大的纠纷,特别是无政府党人,那时反对在朝的国民党,更反对政客式的谢
英伯”(见邓著:《中国职工运动简史》,第六九—七○页,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三年第二版)。中
共原拟定的主席团人选,其中黄、林、谢三人系国民党籍,邓、谭则系中共党员,谢英伯遭受反对后,这
一争论就以不了了之的办法搁置下来了,实际上就由谭平山一人执行主席的任务。
第三章 从联合战线到加入国民党
陈独秀先生和我于五月中旬分途回到上海,即面临着北方政局的变化。奉系势力被驱逐
到山海关外,直系完全掌握了北京政权。
这个时期,中国的形势的确有些使人乐观的征象。华盛顿会议主要虽是解决英、美、日
等列强在太平洋区域的冲突及限制军备;但其决议案也规定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协议改
善关税制度暨治外法权等。当时一般人多抱乐观,认为华盛顿会议开辟了减轻外力侵凌的途
径。奉系的失败,也可以说是日本在华势力受到实际的打击,代之而起的是反日爱国的军人
吴佩孚等。他们觉得循此发展,可以扭转第一次欧战以来日本灭亡中国的趋势。
因此,北京的一般名流学者如胡适等对吴佩孚寄予厚望,希望由此励精图治。他们在《努
力》周报上发表了“好人政府”的主张,主张不分党派,由全国所公认的好人,出来组织一
个好人政府,实行废督裁兵,财政公开,尊重国会,制定宪法,实行联省自治,停止内战,
以实现和平统一等措施。
这年六月初,北京政局的变化表面化了。六月二日徐世昌通电下野,黎元洪主张以废督
裁兵为其复职的条件;尤以好人政府的宣传,获得一般舆论的支持。李大钊先生致函我们,
认为好人政府是当前混乱局势中一种差强人意的办法;一些从事新文化运动而在党外的朋发
们,也直接间接表示希望中共对好人政府的主张予以支持。这就使中共中央觉得应根据远东
劳苦人民大会所制定的方针,联系中国目前局势的发展,从速发表一个对时局的主张。当中
共中央讨论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华盛顿会议决不能开辟一条改善中国国际地位的道路;外
力始终是在阻碍中国的进步;日本势力虽然受到打击,代之而起的仍是列强共同宰治中国的
局面;废督裁兵是不能的,军阀战争和军阀统治的局面仍将继续下去;好人政府的主张会阻
碍革命思潮发展,将一般人引导到改良幻想的歧途。上海的一般同志对好人政府一致讥讽,
这也许是上海的环境使人易于看出北京的黑暗面。当我们将这一问题提交上海全体同志会议
讨论时,到会者多采取激进的态度,要求不必等到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也不必顾虑到与蔡
元培、胡适等好人政府派的原有友谊,即应将我们的主张公开出来,并推陈独秀先生起草。
当时中共还没有共同起草一个文件的习惯,陈先生在会议上即曾表示他所草拟的这项文件完
成之后,欢迎所有同志不客气的修改,使之成为一个集体作品。
陈先生的草案在中共中央讨论的时候,并没有经过很多的修改就通过了。它指出了国民
党过去因妥协倾向而失败的种种经过,反对好人政府的主张,并批评一切改良妥协的倾向;
提出一个作为革命目标的民主纲领。现在看来,这个文件是富于中国情调的。
这个被题名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对时局主张》的文件,具体地说明了建立革命联合战
线的办法:“中国共产党的方法是要邀请国民党等革命的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各团体,
开一个联席会议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这种联
94/151
… Page 95…
《我的回忆》第一册
合战争,是解放我们中国人受列强和军阀两种压迫的战争,是中国目前必要的不可免的战
争。”
这个文件于六月十日通过之后,我即于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