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页)
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军阀的武力专政,力争工农的普选权,和集会结社言论出版
罢工等自由等等。二、经济斗争方面。维护青年工人利益,改善童工女工生活,十八岁以下
的童工每日工作不得超过六小时,工资平等,禁止雇用十二岁以下的童工,争取每周连续休
假三十六小时,废除学徒制,禁止用十六岁以下的童工担任繁重而有危险性的工作,女工产
前产后应给假二月,工资照给,改良工厂卫生设备等等。三、文化教育工作方面:在各地设
立青年工人俱乐部,举办讲演会,出版通俗的青年刊物宣传共产主义,在青年农民和一般失
学青年中进行补习教育和政治教育等等。
团章的要点是:(一)十五岁以上二十八岁以下的青年,接受团纲团章,并愿为团服务
者,得按规定手续加入青年团为团员;(二)基层组织为小组,设书记一人负责,各地区组
织设地区委员会,全国设中央执行委员会;(三)中央执行委员会下设书记处、经济部、宣
传部等;(四)确定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五)规定团员
须遵守纪律,无故不出席小组会或三月不缴纳团费者,即受除名处分等等。
这次大会并选举了一个中央执行委员会,施存统被选为中央书记。后来新选出的中央委
员回到上海,便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中央机构。同时中共与青年团的关系也有了明
确的决定。青年团正式承认受中共的领导,中共中央派代表一人参加青年团中央的会议,随
时予以政策上的指导。青年团中央亦经常派代表一人参加中共中央的会议,陈述青年团方面
的意见。青年团各地区委员会亦以同样方式接受中共同级地区委员会的指导。
当时一般同志多认为社会主义青年团仍应是一个较广泛的青年组织,所以应当仍用“社
会主义青年团”的原有名称。到了一九二五年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才因共产
主义教育已有相当成绩,正式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经过这次大会,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组织,有了确定的政治主张,并规划
了注重青年工作的特定工作范围。此后,它在青年中的文化教育工作方面发生了很大的作用。
中共今日注重学习的作风,也就是由那时青年团开其端。但青年团与中共的工作往往纠缠在
一起,一般党员与团员也常从事同样性质的工作;因而青年团总不免有些与中共发生互相竞
争的第二党的倾向。这样,保持青年团独立性和反对第二党倾向两个对立的意见,就成为以
后青年团会议的讨论焦点。
陈独秀先生经常参加了这次青年团的大会,一切规范也多出自他的手笔。当我在离开广
州以前,我们鉴于广州局势的严重,觉得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是不适宜的,
因而决定仍在上海举行。他在青年团大会结束后,曾应陈炯明之邀,偕同陈公博等前往惠州
与之晤谈。陈先生此举的用意似乎是企图从旁劝说孙、陈之间避免火并。但这种活动为时已
晚了。他觉得事不可为,很快的率同其他青年团的代表返回上海。
① 据一九二二年三月五日上海《申报》载.三月四日罢工工人两千余人准备步行回广州,行至九龙附
近沙田时,遭英军开枪限击,死工人三人,伤八人。
② 一九一六年我在上海与国民党人士交往时,即与林伯渠相识。也是湖南的一位国民党要人,为孙中
93/151
… Page 94…
《我的回忆》第一册
山先生的嫡系。他的胞兄林修梅曾任谭延辏Р渴Τぃ��救嗽蚝吞费雨'竞争湖南地盘的程潜相友善。这次
我们会面,他虽已加入中共,但支持孙先生的热诚,往往超过一般纯正的国民党员。
③ 关于主席团人选问题,据邓中夏说:“主席团名单是共产党拟定而由一建筑工会的代表提出。这名
单之中,共产党为了联合各派,故各派都有人在内。就中有谢英伯的名字。谢英伯隶属国民党,为一无聊
政客,但此时他为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