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4/4 页)
官,颅骨亦入宣政院,以赐所谓帝师者……”
南宋皇帝至死也无一人能回到祖陵处,反而遭陵毁尸抛。
可以说,南宋皇帝们是历史上最凄凉的皇帝。
时人唐珏看不下去,召集乡人用兽骨置换收藏了帝后的尸骨。
最后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做了一回善事,将南宋帝王的尸骨重新归葬原处,重修了皇陵,史书记载了此事。又根据《南宋诸陵图》记载,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诏将遗留在元宫中赵昀的头颅送回南方,并将其他五帝遗骸迁回攒宫。
南宋皇帝们这才得以入土为安。
这是历史闲话,且说回正文。
李凤梧上次被赐过一次膳食,对赵昚的早食并不抱多少希望,果不其然,早食的饭菜丰盛程度,也就仅仅是民间富贾的水准。
没有什么鱼翅羹作漱口水的奢侈。
食不言寝不语。
赵昚一桌,李凤梧一桌,两人默默吃着早食。
赵昚心情甚好。
李凤梧心情大好。
任谁像他今日这般,心情都会难以抑制的激动难安。
不过激动归激动,李凤梧还是没有忘记正事:如何阻止不久后的金人渡江南下。
现在就有这么个机会摆在自己眼前。
李凤梧很快呼噜着吃了些早食——在小传胪之前,喝过一碗热粥吃了两个小笼包,现在碍于官家面子,还是得意思意思。
吃完之后,并没有告退。
赵昚吃得极慢,许久才放下筷子,擦拭了嘴角,看着李凤梧,“若是有事,随我去垂拱殿罢。”
这小子一看就有事要说。
垂拱殿是廊院式建筑群,前后两进。
第一进院落主要殿宇为垂拱殿,殿东西两侧带有朵殿,过二十间东西廊后,转到南廊,两端各九间,中央夹一门。
第二进院主要建筑即为拥舍七间了。其右侧有一小门,通后殿。
殿南檐屋三间,设于垂拱殿前檐下,以抱厦形式存在。
赵昚坐到御书桌后,身影几乎被桌子上的厚厚的几叠奏呈遮住,对谢盛堂说道:“你先着人去宣礼部侍郎江君烈和国子监司业赵云宸。”
然后又笑问李凤梧,“说吧,有什么事。”
李凤梧已想好说辞,闻言朗声道:“微臣虽只是个承事郎,且为科举倍为忙碌,然微臣之初衷,当为天家分忧,有些话臣不得不说,还请官家恕罪。”
赵昚好笑,这小子,说话搞得这老气作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钱端礼啊洪适啊这些官场老油条啊。
谁能想到,这话的主人不过是个十八岁的士子。
点头示意,“但说无妨。”
李凤梧率性放开了说,“因臣之过失,枢密使张浚致仕,令官家失去了守备两淮之肱骨——”
赵昚瞪了瞪眼,打断了李凤梧,“原来你还知晓是你的过失啊!”
李凤梧干笑两声。
赵昚示意继续。
“枢密使张浚致仕,两淮守备以江淮宣抚使王之望为瞻,非微臣谬议朝臣,实乃认为,王使之才,不足以拒金人于江北,此等隐患并非远虑,而是近忧。”
赵昚挑挑眉,好家伙,才给了你点颜色,就要给我开染坊啊,竟然跟我说两淮守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