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页)
定向青沧线的国民党军出击,以破坏津浦铁路青县到沧县段为主。
为了打好这一仗,6 月10日,朱德来到河北河间县,出席冀中军区干部会议,着重讲解了打歼灭战的原则:(互)集中兵力,主动作战。所谓主动就是让敌就我,而我不就敌。我能调动敌人,而不受敌人调动;(2 )打敌之侧背,包围歼灭敌人。打侧背须要胆大,要练出“欲打”敌人跑不了,“欲退”敌人追不上的本领。要发扬迅速、秘密、坚决的红军传统;(3 )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消灭掉。缺少这些原则,恰恰是晋察冀军区在正太战役以前,许多重要的战役、战斗没有能打成歼灭战的重要原因。
6 月12日,青沧战役打响。这一带守军大多是国民党收编的伪军,老百姓称之为“铁杆汉奸”,解放军以第3 、第4 纵队为主力,配以察哈尔军区、冀中军区、渤海军区等地方部队,发起进攻,激战3 天,胜利结束,共歼国民党军1。3 万余人,解放了青县、沧县、永清三座县城,控制了80公里的铁路,阻止了敌94军出关增援东北,有力地支援了东北我军的作战行动。
6 月25日,晋察冀野战军又发起保北战役。
保北地区,指地靠保定的徐水至汲县一段的铁路沿线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保定一带,西有险峻的太行山,东有群川河谷,宣化、大同是它的外围屏障,倒马关,紫荆关是它的内地阻隘,它们互相联络,构成表里之势,共同护卫着京师。这里是国民党军在华北的战略基地,集重兵于此,解放军只有向保北出击,才能调动敌人,寻机歼敌。更重要的是可以钳制华北国民党军,配合东北民主联军作战。所以,每次解放军出击保北,作战命令上都有“配合东北我军”的字样。
战役发起后一切顺利。一周内,我军连下两城,歼敌数千,紧紧吸引住了傅作义的机动兵团。第一阶段战略任务完成,部队斩获颇多,一切都按着原定计划进行。
固城是河北徐水、定兴两县之间的一个镇子,国民党守军一个团,全部用美械装备,构筑的工事很坚固,有大小碉堡500 余座,大部是钢盘混凝土筑成的永备性工事。镇周围有5 米宽的外壕。我军以一个旅一个团攻击团城,一个旅在固城以北阻击援兵。国民党军队为解固城之围,以四个团的兵力,在航空兵、炮兵掩护下,向我军猛攻。我军一面顽强抗击援军。一面集中优势兵力,以炮兵与步兵协同,攻破国民党军队的坚固设施,全歼守军。
保北战役,晋察冀野战军全歼徐水、固城、满城、完县等据点国民党守军7000余人,取得了全歼国民党暂编第31师的胜利,调动了增援冀东部队的回援,使敌人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华北平原,除几座大城市外,我军已可随处出击,独步天下。
6 月29日,朱德致电中央军委说:“青沧战役和保北战役之所以取得胜利,是由于打堡垒及攻城的战术、技术都有相当的提高,能步炮协同作战及善于使用炸药。能迅速秘密组成,故能成功,对于打歼灭战大有进步。”又说今后华北作战“已转为主动,但仍以围城打援为宜。在平原作战为有利,大炮能自由运动,攻城器械能搬运便宜,群众甚好,供给容易,即使是较坚固的城堡,如准备得好,时间宽裕,亦可攻破。”
在朱德、刘少奇的指导下,从4 月到6 月,晋察冀军区主力部队南下正太,东取青沧,出击保定,三战三捷,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7 月20日,他们给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的电报说:“晋察冀工作,这三月来已有转变。”“现在野战军已完全组成,所委人员已到职,人员补充也正在进行。”提出我军将来反攻时,最重要的是炮弹、炸药的补充,把分散的军工生产统一起来。各解放区野战军反攻时,应特别注意组织后方运输补给。
为配合东北民主联军作战,经过充分准备之后,晋察冀野战军于9 月初发起大清河战役。9 月1 日至6 日,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攻占了洗水外围据点及东、南两关,虽被迫撤出战斗,却调动了国民党军西援。第2 、第4 纵队及冀中军区部队乘此于9 月10日向大清河北国民党军发动进攻,给国民党军第16军和保安第7 团以沉重打击。
但是由于胃口太大,战役之初围敌过多,虽消灭敌军5000多人,却打成了消耗战。首次歼灭战便不理想,刚组建的野战军部队情绪有些波动。有人发牢骚说:“肉没吃到,倒把门牙顶掉了。”
朱德对这一情况非常重视,立刻同刘少奇一起致电报告中央军委、毛泽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