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在做任何事情时不妨先检查自己的动机,不去做那些动机是讨人欢心或哗众取宠的事情。
42
有一些人认为别人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是别人应该对他们尽的义务,当别人不愿如此做时就谴责别人是自私或小气。
43
有一种降尊汙贵的恭维,如果不得到加倍的回报,马上就变成怨恨。
44
不要老是对你做过的错事加以解释,我们意识到自己错了时只需改变自己的行为。
45
我们很容易感到别人对我们的妨碍,却很难觉察我们对别人的妨碍。
46
在痛苦的人面前谈论你的快乐是十分残忍的。
47
我们很容易忘记别人的恩惠,却死死记得别人给予我们的侮辱。
48
任何没有经过诱惑的人都不能说他是纯洁的,任何没有遭受过拷打的人都不能说他是坚强的。因此,人啊,不要太匆忙和苛刻地谴责那些有失足和变节行为的人们。
49
人们常常以一种使人们不使受惠的方式来施惠,因而使受惠者拒绝这一恩惠,而这可能正是施惠者潜意识中所向往的。
50
自欺者最能欺人,因为欺骗能生效,往往是因为其中有真诚在,而且是巨大的真诚。
51
能够达到愉快地分享朋友和他人的成就和才华而不掺杂一点嫉妒是不容易的。
52
事后人们解释自己做某些事的动机都是有条有理的,可是你不要相信这就一定是他开始做这些事时所想到的。
53
不要轻信我们当时的许愿。当我们真心地感激某人时,我们想以后报答他,可是这许诺的报答以后大半会无形中勾消的,只要后来并无新利益的牵导。
54
贫苦的圣徒,极少有的;而且即使现在处在贫苦中的圣徒,也大都是从高贵温柔之乡中毅然挣脱出来的。
55
我对于人格的理想纯粹是形式的:即一种丰富而又单纯的人格。
56
理想的作用在于牵导而非允诺。
57
在我看来,朴素是对一部作品最高的赞辞,也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赞辞。
58
责备──责人就有求备之意;
责难──故君子不敢轻易责人。
59
一个人的利己主义有时可以用另一个人的利己主义来医治,但正像任何药物一样,这并不总是灵验。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道德之维(3)
60
一个人随意品评别人往往有损其德;而一个组织却使品评别人成为“正当”的了,乃至于使之成为一种“义务”。
61
在有些时候,至少对有些人来说,德行不在勤于为善,而在懒得为恶。
62
“大人与小人”的区别在今天可能比“好人与坏人”的区别更为重要,因为现代人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号了。
63
坏人经常不是被好人打败的,而是被别的坏人打败的。恶恶相克即为善,或即无恶,世界上比起善恶相争来更多的是恶恶相争,而恶恶相争有时也能争出善的效果。善不必与恶争,或至少不必死争,即便“人而不仁”也不要“疾之已甚”。”
我这里说的是“恶人”,对人我们总还得温存一些,这还因为对人并不是能很快、很准确地判断;但当明明白白的“恶行”与你遭遇时,你却不能不挺身而抗。
64
有关“好人与坏人”的另一点观察是:一般的好人可能确实比一般的坏人多,但十全十美的好人却肯定要比十恶不赦的坏人罕见,甚至可以说人世间没有,而人世间确有我们在有生之年对之绝望的坏人。
65
只有“付出”、“给予”才能留存。“得到”是自己得到了,吸收了,所以随自己的消失而消失;而“给予”是给别人,所以自己消失了,依然能在他人那里存在。
66
不能以似乎小的不义反对大的不义;不能以自己的后发的不义反对别人的已发的不义;不要存一劳永逸地消除不义之念。
战争频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老想发动“最终结束战争的战争”。
67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