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页)
窒旅��烀分�印⑼ㄅ兄旃�骷跋缟鹇烂�碌热送沉欤�诖饲耙丫���硕唐谘盗罚�耸比�客度胝匠 N馊�鸢颜�錾胶9囟嫉鞫�似鹄矗��蛘獬∮舱獭�
李自成杀了几位诈降的使者,最后一次命人送信给吴三桂,提出招降之意,但吴三桂意已坚决,宁可玉碎,决不降贼。
事已至此,李自成知道打是唯一出路。于是,他调来山海关地图,也同样做了战略部署,兵力分为两部,一部分在主力战场打阵地战,以正面进攻为主,这个主力战场被定在了石河;而另一路,则绕到关外,从九门口出发,到一片石安营,截住吴三桂向东逃窜之路。两路战场,精锐部队由他亲率,降将唐通的部队则打另一战场。
部署完比,军队集结于石河,一场决战就要在此地拉开序幕。
txt小说上传分享
石河大战(1)
“奔流一派北山隈,乱石交冲怒若雷。剩有湍澜从海去,更无舟楫渡人来。”这首诗是明朝一个叫尚絅的人写的,诗中所写的这个“乱石交冲”“无人来渡”的地方,叫做石河,在今天山海关区燕塞湖一带。
石河发源于青龙县境内燕山余脉的群山之中,古名渝水。石河发源于今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但却流经山海关。在山海关的右翼,石河冲击了一条自然形成的鸿沟,由此可由侧面进入关城。石河自古以来就是害河,经常洪水泛滥,因此形成地势上的死角,历代兵家多以此为自然屏障。
此地遍布河床,沙石堆积,但河水清澈且浅,褰裳可涉。它的下游自北面燕山山脉绵延至渤海约十余里,两岸地势开阔,是非常适合于作战的主战场。也因此争夺石河就是争夺山海关关外大门,双方都投入了主要兵力,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唐通的军马先走后,李自成又命轻骑率先到一片石与唐通汇合,力图联成一线,切断吴三桂与清军的联合。二十一日晨,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拉开了阵脚,向山海关进迫。
吴三桂率全部应战,乡勇协助列营排阵,战场自石河东岸龙王庙至西岸谭家坡,两军鳞次排列,对峙片刻,各自发令强攻,众将士闻得号令,轰然一声奋力冲杀,进入鏖战状态。
吴军先杀数十余人,但大顺军马上反击,双方以硬破硬,伤亡惨重。吴三桂的军队及以吕鸣章为首的山海关八大乡绅组成的民团作为主力,正面迎击。乡绅首脑吕鸣章还亲自驰骑入阵,督民饷士。战斗由早晨一直打到正午,众将士未有倦态反而战事愈加激烈,在大顺军的猛攻下,吴军阵营西北角渐渐不支,最后西北防线被突破。数千名大顺军骑兵飞奔至关城的西罗城北侧,在迅猛攻势下,城马上就要被攻破了,守御此处的吴军投降,大顺军正要进城时,突然从北坡鱼贯而下另一支军队,偷袭农民军,城上守兵倒戈反击,大顺军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后。
李自成又命大顺军军攻打山海关北翼城,此处防守较为薄弱,但守将却极为凶悍,大顺军几番强攻,死伤惨重,但敌人居高临下,不能攻破。李自成知道此关一破,山海关就开了一个口子,于是下令猛攻,至次日晨,大顺军凭着一股狠劲,竟然直扑城下,云梯驾上,已经有人开始强行登城,在这危急关头,吴三桂拔兵支援,又将爬上城的大批农民军击落至城下。
在这次战斗中,山海关当地的乡绅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乡绅马维熙、刘克礼、吕鸣章等十人率乡勇“总理”和“协理”东、西罗城,东罗城敌军攻势极猛,但这些乡绅居然顶住了这巨大的攻击,激战一天直至夜晚,东西罗城,竟然全都保住了。
夜晚,大顺军攻势未减,吴三桂不得不将所有兵力撤回关城。城里城外,两军以炮相攻,隆隆炮声,久久不绝,而地上尸骨累积,双方损失,都非常的大。
李自成这时也知道遇上了平生的劲敌,一个月前他由大同出发,攻下北京,一路势如破攻,但如今遭遇关宁铁骑,才发现明军这最后一支残存的力量确实非同小可。
山海关城内,吴三桂比李自成还要着急,今天的战斗,大顺军士气高涨,勇不可当,说明李自成统军治人果然深有一套,此人之能力也确实是自己生平罕见。关键的是,今天这一仗之后,吴军元气大伤,如此打下去,还能挺得几天实在是难说之极。
在这个时候,吴三桂得到的消息是,清军已经在距山海关几十里处扎营,但是却没有派兵前来支援的消息传来。他命人去清军营中请命,敦请多尔衮早日入关,多尔衮对来使颇有礼遇之态,但是并未有准确答复。吴三桂无奈,一晚上,竟然派去了八批人马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