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ぜ嫘杏�厥槌ぃ�婢��氨狈デ跋摺2慷哟庸阒莩龇ⅲ��浇�⒊ど场⑽浜骸⒛喜�⒕沤�鹊兀�狈ジ锩��迫缙浦瘢�宦饭�囟岚��〉帽狈フ秸�某醪绞だ�T诒狈フ魍局校���粢仓鸾タ赐附�槭�俑锩�⒄婢�У淖炝场�1927年3月底,郭沫若在南昌同朱德见面,两人常常促膝而坐,谈马克思主义、谈中国革命、谈中国共产党以及对目前时局的看法。从朱德那坚毅而深邃的目光中,郭沫若似乎看到了未来中国漫长、必胜的革命道路。不久,郭沫若在南昌写出《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檄文,从而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通缉。但郭沫若不畏敌人淫威,继续为革命事业奔走于上海、武汉、南昌之间,并毅然参加南昌起义。8月17日,由周恩来、李一氓当介绍人,郭沫若与贺龙等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这时,蒋介石越发加紧对郭沫若的搜捕。1928年春,在党组织的关怀下,郭沫若再次东渡日本,同安娜和孩子住在千叶县市川市。在长达十年的旅日生涯中,郭沫若不负党中央寄予他的“专心从事学术研究”的希望,开始潜心对国学的系统研究。 其实,对“整理国故”,郭沫若早在20年代初即形成自己科学的、完整的、成熟的国学观体系。当时,胡适、毛子水、傅斯年以及《国故》月刊的创办者刘师培、黄侃等人,在如何对待“国故”问题上,各持己见,争论不休。以胡适为代表的一派主张“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刘师培等人则认为:国故已经是登峰造极,后人唯有“昌明中国固有之文化”。郭沫若在1924年曾撰文《整理国故的评价》,以唯物史观发表自己对研究和整理国学的看法。他曾在《跨着东海》中阐明自己研究中国史的宗旨:“我主要是想运用辩证唯物论来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自然也就是中国历史的发展;反过来说,我也正是想就中国的思想、中国的社会、中国的历史,来考验辩证唯物论的适应度。……”见《沫若文集》第8卷第312页。他在《古书今译的问题》中更明确地说:“整理国故的最大目标,是在使有用的古书普及,使多数的人得以接近。”正是基于这个宗旨,他在1922年就曾选译了《国风》中的40首诗,结集为《卷耳集》。 这次到日本后,郭沫若很快确定了自己研究国学的方向。在撰写了《周易的时代背景与精神生产》和《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的反映》两篇文章后,郭沫若开始致力于对甲骨文的研究。他认为:“国故”自甲骨问世,可谓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一个国学研究者,如果不知道甲骨谓之何物,就好比是盲人摸象。同时,他还翻译了德国学者米海里斯的著作《美术考古发现史》,将译著改为《美术考古学发现史》。郭沫若自撰写《甲骨文字研究》以来,又陆续撰著或编撰《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毛公鼎”之年代》、《两周金文辞大系》、《卜辞通纂》、《古代铭刻汇考四种》、《古代铭刻汇考续编》、《石鼓文研究》、《殷挈粹编》等。这些著述在日本和国内发表或出版后,很快在国内外学术界掀起巨大的反响。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郭沫若小传(5)
1930年3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由上海联合书店结集出版,立即在社会上掀起巨大的反响。这部书出现一版再版局面,成为当时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年争先抢购的热门书。而在学术界,却褒贬不一。有的给予高度评价,称它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科学的研究,是近年来中国思想界的一个亮点。有的却讥讽它是误人子弟,荒谬至极。但无论是褒是贬,历史早已有了公正的定论。无疑,本书是郭沫若凭借远古的文献资料和甲骨文、金文的地下发掘,通过对经史的刻苦钻研和实物考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马克思主义史学观进行写作的集大成之作。它的问世,对推动“唯物史观派”中国新史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领航的作用。全书除收录了他当时对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力作外,还有“解题”和“导论”等,共由八个板块组成,它们是: 自序 解题 导论 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 第一篇 周易的时代背景与精神生产 第二篇 诗书时代社会的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 第三篇 卜辞中之古代社会 第四篇 周金中的社会史观 追论及补遗 郭沫若在撰写这部重要的史学著作时,广泛、深刻地反复研读了相关经史书籍并考察了实物图片等。如《易经》、《易传》、《诗经》、《书经》、《殷虚书契前编》和《卜辞考释》等。值得重提的是,他翻译的《美术考古发现史》一书,对他影响至深。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