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6月13日的下午,以“朋友”的身份旁听了庭审的整个过程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过程中,记者耗干了两支笔,记录文字达50页之多。
作为一名记者、一名新闻从业者,接近第一现场、接近第一采访对象和接近真相本身,永远是没有极限的追求,因此,笔者为能亲眼目睹并将所见所闻真实记录下来而深感荣幸。
当然,这样的记录和报道并不仅仅是为了哗众取宠的新闻。
杨斌从一个5岁就成为孤儿的穷孩子,到18岁参军的军人,再到加入荷兰籍的华人企业家,到38岁身价百亿的富豪,最后是所谓的“为世界和平而努力”的政治人物,其间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是虚构和欺骗?杨斌的穷困、奋斗、理想、欺骗、失落、罪罚,究竟是什么推动其一步步走向审判席?
——杨斌大起大落的40年,在转型期的中国,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人生咏叹调,更是考察一代人命运的标本。至少,在追求个人财富今天,杨斌的浮沉可以成为许多人的镜鉴。
仅仅从经济意义上考察:杨斌是如何掘得他的“第一桶金”的?为什么将资产集中在经济并不发达的重工业城市沈阳?为什么要以“农业高科技项目”的名义建设荷兰村;而又占用农业用地开发房地产?为何要伪造金融票证虚假上市?为何在企业规模达到百亿资产时依然要实行“一竿子插到底”的家族式管理?
——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乃至国际化的今天,在中国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经历仅仅20年的发展、日益成为社会主流而又矛盾丛生的当今时代,杨斌及其企业同样具有典型性。
“我想谈谈我的成长经历,一个人的犯罪都是有过程的。。。。。。”在庭审现场,杨斌多次说,“中国的民营企业只有不到20年的历史,请大家多关心和体谅他们。”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杨斌之罪,虽然不至于死,但是记录下他的罪与罚,与人与世,其价值至少不至于零。
同时,要说明的是,本书既然是新闻性质的文字,既然是采访和报道的综合产品,这里的记录将不可避免会是片面的、断裂的。杨斌的这三年,在从沉寂到喧嚣再到沉寂的过程中,因为事件爆发的急促和密集,因为信息的封闭和流言的散播,任何人都无从知晓每一个细节,因此,这样的记录只能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搜集材料,来辨别真伪。而记者对杨斌的追访,自然也只是每一个事件的片段,因此,本书记录的完整性也仅仅是其作为新闻的完整性。
因此,作为一名记者,笔者记录下的仅仅是自己所见闻的事实。
这不是传记,不是真相,不是全景。传记是文学和历史的事,真相永远都是追求中无法到达的终极,而所谓全景,将永远是有限视野中的自以为是。
而唯有尽量真实的记录,才是记者的天职。
1。两份不同的简历
2002年1月2日,香港媒体报道,著名的投资银行的分析员张化桥提前披露信息,即将出版的《远东经济评论》将发表封面文章,对欧亚农业()的业绩及杨斌本人表示质疑。
张以“敢说话”著名,有内地“民企黑嘴”的绰号。中 移动、阳光卫视、超大农业、格林柯尔等香港股票的震荡都与其评论有关。张言论发表之后,欧亚农业一度暴跌35%。
1月3日,正在元旦假期中的记者飞赴沈阳,杨斌、欧亚农业财务总监阎闯详细解疑。杨斌扬言:“我们正在联合格林柯尔等企业,准备告张化桥!”
1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头版头条:《股价雪崩“黑马富豪”香港被狙击欧亚农业竟成“格林柯尔第二”?》当期配发社论:《谁在“做空”中国民企》
因为当时正是格林柯尔问题被曝光,香港股市掀起内地民企泡沫。几乎所有的“内地民企股”跌声一片。
杨斌的真实经历是怎样的?对比记者第一手拿到的两份杨斌的简历,细节的差异显示出杨斌经历的复杂性。而正是这些细节,成为外界考问杨斌商业真实性的疑点——
既然“黑马富豪”杨斌已经现身、走到了媒体和公众的视线之内,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这时候人们可以清晰地知道杨斌的生平经历?
在2001年底之前,根据记者掌握的材料和杨斌自己的描述,杨斌的38岁以前的成长故事似乎可以这样写——
1963年出生在南京,5岁成为孤儿;
18岁进入海军第二炮兵学院并留校任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