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从何得知,凭何而画?
其实那一方重宝就箍在青莲的臂膀上,在童府陪伴着青莲成长,童景瑜虽见过但不知其贵重因由,因此自然不会向父亲提起。而从小到大,每次青莲被重责之后,童屹从未照顾一二,所以也从不得知。就连那次青莲肩骨碎裂,童屹虽百般求医,但也未在青莲接骨的时候关心分毫。林素月知道童屹痛恨着颜澜,因此也没有提起过额冕一事。所以那一秘宝牵连着种种危机,就这样堂而皇之随着青莲入宫去了,留作后患。
颜澜佩戴的额冕是月国的镇国之宝,三宝点翠錾银额冠神器。所谓三宝,是佛家所言的僧、佛、法三者,雕镂的额冕是一幅细致的佛前莲月图,佛祖眯眼看尽众生悲喜,青莲佛眼翠色欲滴,如同凡间掩藏不住的智慧。
月国这一镇国之宝几百年来一直供奉在月国月莲都城最大,也是月国最大的寺庙无藏寺的邀月塔顶,以吸收月华之精气,保佑月国子民之福泽。后来纯月神子颜澜诞生,月国国君应众臣力求,在颜澜十二岁的时候请神启封邀月塔,取那世代供奉的额冕给颜澜戴上,祈求月神同运,福泽万民。后来颜澜在胤国陨亡,邀月塔倒,无藏寺塌,胤国出兵,月疆离乱。
月国孤悬海外,与烽火大陆隔一弯百步之遥的浅浅海峡相望,因为月国毗邻众国的疆界是一面耸立高山,其间又有海峡相阻,因此月国屹立千年未倒,隔海望尽对岸各国争霸,兴衰起落。后来天下逐渐统一,以中原胤国称雄,到梓烨帝荡平狄夷,收服诸国,胤国终于成为了海湾那一方土地的霸主。
月国虽尊儒佛,但却也自成一家,以月神为尊,追求禅境的祥和空明。月国地处胤国南疆,气候温润,举国上下,处处菩提,遍地佛莲,端的一个世外桃源。由于月国孤悬海外,国祚千年,从不参与对岸的离乱纷争,岛上高山巍巍,湖泊明明,传闻月神护佑,才可远离战乱,因此这里也是中原霸主杞天封禅之地。月国皇室以仁爱治民,百姓休养,加之又无战乱,举国上下一片祥和。
由于月国优厚的地势,所以千年来并无战祸,岛上儒佛教化众人,月国百姓也不起非分觊觎之心,本是该幸福平静的生活下去,无奈天灾扰人。月国几近四面环海,每每被飓风侵袭,苦不堪言,狂风骤雨或携滔天大浪而来,所到之处破坏极大,堪比战乱之祸。
由于每到月圆之夜,恶风浪潮都会格外的凶狠,因此不知从何时开始,岛上居民就开始求祈求长空朗月,希望可以得到月神的庇佑。久而久之,国中便出现了专门负责祁月的祭司,为万民所拥戴为国君,后来月国皇室便继承了纯月之血,每辈皆出祭祀。
但祭司虽然为人尊敬推崇,但是却不能是治国君主,因为每到月圆之夜,风携浪至,祭司要登临海岸,祈求月神施恩庇佑。祭司或用歌祭献之,或用舞祭献之,或用乐祭献之,尽管如此,祭司仍多会葬身不幸之中,这也是除病逝以外的祭祀最终的宿命。而若是月隐云闭,祭司又葬身海腹,那则为血祭,每每至此,肆虐的狂风恶浪也就平息下去了,千年如此。
颜澜
月国祭司享尽无上尊崇,却也时时背负着被恶浪吞噬的命运,因此千年来月国祭司往往早逝,在最后的祭礼中祭献出生命的热血,以平息月神的愤怒。月国祭司若是年过四十,便会卸下祭司一职传以后人,因为传言月神喜欢纯净青春的祭献,因此祭司必须始终保持着青春和童子之身。
尽管如此,月国活过四十岁的祭司寥寥无几,而在卸任的时候会被封受纯月神子的封号,然后可以成家育儿,在皇宫中过上平静的生活,因为祭司都源自月国皇室血脉。而月国有一位祭司,在卸任前便得到众人肯定,授予纯月神子的封号,并取重宝佩戴,封受的那一年,颜澜年十二岁。
颜澜,纯月神子,被传颂在每一个月国子民的口中,但凡是见过他的人,都惊为天人,而那些没有见过他的月国百姓,都称颜澜为月神化身,来庇佑月国。尽管传言神乎其神,其实颜澜只是一个凡人,一个也会死去的凡人而已,虽然颜澜似乎跳出了一个祭司命运的窠臼,但是他在生命的最后去实践一个祭司月夜葬海的宿命。
月国国姓,为颜。颜澜是月国清泠皇后最小的一个儿子。颜澜出生的那一夜,正值海上风暴侵袭月国,又加之恰巧是月圆之夜,因此风浪肆虐的无了边际。飓风临岸已经好几日了,近岸处早已是一片狼藉,居民死伤无数,当时月国祭司颜浚,清泠皇后的长子,毅然的去海边悬崖上的登临台祷告,祈求月神庇佑,免去此刻灾难。
颜浚带了一张琴孤身坐在崖边,抚琴祷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