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页)
正走着,忽然有人“哎哟”一声。是王一男,没留神脚下踩着一块石头,人就一下摔倒了,偏偏是一个陡坡,人便往坡下滚去。李宇轩叫了声“不好”,忙伸手用力拉住她一只手,再一使劲,总算把她拉了上来。几个人都惊吓出一身大汗。
王一男一屁股坐在地上,好半天未动,脸色仍是苍白。
李宇轩问:“怎么样?没什么事吧?”
王一男用手朝身后指了指,他探头朝她身后望去,不禁也脸色发白,只见那斜坡下面是一道深谷,那绝陡的石壁像刀子削了似的,又高又深,让人有一种“气萧萧以瑟瑟,风飕飕以飗飗”的懔然恐怖之感。
夏雨忙伸手一把拉住他说:“好了,总算是有惊无险,我们赶紧走吧。”
李队长也笑道:“王一男,你这妹子命大,到鬼门关上打了一转,一定是阎王爷说你命大福大,那里还不能收留你,这才没让你一头摔下去,呵呵,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喔!”
大家一听,便都笑了起来,王一男这才破啼为笑。
再往前走,山坡渐缓,离山口不远了,但不是他们熟悉的那个山口。
李宇轩有些诧异地问:“李队长,这是到哪里了?”
李队长说:“从这里下去就是宝山镇了。镇上有个小火车站,下午三点还有一趟车,你们就赶这趟车走吧。”
“李队长,谢您了!”三人说着,都极恭敬地朝李队长鞠了一躬,表示他们心里的感激。
三十八
宝山是个产煤区,有国营的、社办的、队办的好几个煤矿,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小镇,为了把煤运出去,县政府在这里建了一个小火车站,火车直通相邻的S县,S县有个火车大站,可通四面八方。
小镇不大,有两百来户人家,东西一条大街,街上当然不及县城热闹,除去集日,平日只有几家小铺小店开张。他们三人从离开知青点,一路没有停歇,慌急慌怕的走了好几十里路,到达镇上时已是步履蹒跚,肚子里早已咕咕叫了,像舞台上的鼓声一般喧闹起来。
望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家面馆,肠胃里止不住一阵辘辘翻动,仿佛看到了桌上冒热气的菜肴,三人便忙走了过去。此时,早已过了午饭时分,厅堂中空无一人,几张油漆褪尽、粘满油腻的方桌上,数只苍蝇无聊地盘旋着飞来飞去。
要命的是,他们没钱,待他们三人将身上的钱全部掏出,除去准备从县城乘车去长沙购买车票的钱之后,就只剩下三毛钱,只够买两碗面的钱。
李宇轩说:“就买两碗吧,你们女士优先。”
夏雨忙说:“我不吃,你和王一男吃吧。”
李宇轩说:“我是男生,体子比你们好,一两餐不吃饭饿不着。”
柜台后房内一位手摇大蒲扇的胖大婶闻声走了出来,见他们三人嘀嘀咕咕地商议,便问:“你们是不是想要吃点什么?”
三人都显得很尴尬,不知该如何说好。
李宇轩红了一下脸,挺不好意思的说:“我们是走累了,就进来歇一歇,可以吗?”
王一男也忙说:“是是,累了,就想歇一会儿。妈呀,口干死了!大婶,能喝口水吗?”
胖大婶看了他们一眼,嘴一撇说:“茶壶里有冷茶,要喝自己倒。”说罢扭身便进里屋去了。
李宇轩一边喝着茶,一边朝门外张望,忽然,双眼一亮,他瞧见屋外右侧坡上是块红薯地,地里没有一个人,而且靠着一片树林子,便对她俩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我出去方便一下。”说着便出了门。
一会,他爬上坡,借着树林的掩护,钻进了红薯地里。地里一片墨绿,地垄上裂开四迸八开的坼缝,他似乎闻到了红薯成熟了的味儿,肚子就忽地咕辘辘地叫了。饥饿迫使他的眼光像利剑般地盯住那些坼缝,他急切地想吃一点东西,撑撑肚肠,便抓住一根树枝,朝着一条坼缝用力挖了下去。
忽然,他背后出现了一位老人,老人很黑很瘦,板着脸子冲他喝道:“别动!你是什么人?怎么来偷我家的红薯?”
他一惊,不觉带腮连耳的通红了,窘急的说:“老伯,对……对不起……”
老人双眼瞪着他道:“年纪轻轻的一个后生,应该不是一个坏人呀。”
“对,对,我不是坏人,我……我是肚子太……太饿了……”他说。
老人眯起眼盯着他看了好一会,问:“你是知青吗?”
“是啊!”
“怎么跑这儿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