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1/4 页)
曾国藩眉目一动,不知他问自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和氏璧原是中国古代一块宝玉,出于chūn秋战国时期,世所罕见,据说被秦始皇用来制成传国玉玺,秦朝灭亡后又被汉高祖刘邦所得,天下人言,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所以始终被掌握在历代帝王手中,后来一直传到了唐朝,因为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天下大乱,玉玺便在乱世之中最终下落不明,不知所终。
所以,今人多闻其名,却未能见到其物,犹如真龙,只闻其名不知所形,十分具有传奇sè彩。
曾国藩熟读史书,这等珍奇罕有之物如何不得知。
左宗棠说道:“和氏璧刚刚被人得到的时候,只是一块璞玉,未经任何雕刻打磨,普通人猛一瞧上去还以为是石头,得到这块玉的人将玉献给楚王,别人却说这只是块石头根本不是什么美玉,楚王大怒,结果献玉的人因为欺君之罪被砍掉左脚。后任楚王继位,当初献玉的人不甘玉石被埋没,又去向新君进献,结果又被人认做是石头,献玉的人又被砍掉右足,最后献玉的人无处可去,独自抱着和氏璧在山上痛哭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干,哭出的是血,等到楚文王继位后得知便派人去询问,别人以为他是因为被楚王砍掉两只脚才痛哭到如此,哪知献玉的人却说,我并非哭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死不瞑目。楚文王便命人剖开这块璞玉,除去外面的杂质果然见里面是稀世之玉,后来便被名为和氏璧,和氏璧这才得以真见天rì,传历千年。”
“你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曾国藩还是不懂。
左宗棠继续道:“下官想说的是这个献玉之人,献玉人本想用美玉进献楚王,乃是诚心实意,可惜和氏璧这物与众不同,内虽有稀世之玉,外部却被糙石包裹,普通人难以看出。献玉之人心知,可惜楚王不知,两次被当做欺君之人被砍去双脚,和氏璧虽美,只可惜楚王不识,献玉人空有进献诚意却被当成妄心图谋之辈,虽然最后美玉终见天rì,可惜献玉人也因此失去双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正如其所言,世间最悲哀之事莫过于宝玉被当成糙石,弃之不顾,忠贞之人被当做欺诈之徒,枉受酷刑,大人,你觉得这件事听起来是不是让人有些寒心。”
曾国藩听了他的话,有些不语,似有思虑。
“楚文王识辨明目最后才得到和氏璧,虽然避免了罕世珍物就此被丢弃失落。可是前两任楚王未必就不是想要得到珍物之人,只可惜和氏璧此物实在太过奇特,糙石和美玉并在其中,外是糙石,内里才是美玉,让人只用肉眼难以瞧出,非须用刀剑真正剖开才能见到内部珍藏,若是前两任楚王能够不轻易听信他人之言,自己多观察审视此物,也许未必会错过两次机会,更不会让那个献玉之人失去双脚了。”
曾国藩听完,已经知道他意有所指,瞧向他,伸手一指李观鱼,笑道:“你是将这人比成美玉,将我比做楚王不成,说我不识人才?”
左宗棠躬身道:“下官如何敢说大人不识人才,下官的意思是大凡举世罕见之物其实都如和氏璧一般,出身为璞玉,天然却没有雕琢,美玉里面有糙石,糙石里面有美玉,难分清楚,不经慧眼人相识,不经磨砺打琢,难以从顽石变成宝玉。美玉有时候也如人,连和氏璧这等举世罕见之物都不免美玉出身伴着糙石包裹,不剖开糙石难以真正取出美玉,美中尚有不足,更何况平常的人。”
“嗯?”曾国藩听到这里,眼神微动。
“李观鱼这人武功高强又秉承江湖忠贞侠义,实在少有,此乃人中美玉,只是为人脾xìng有些不同,难免会惹人不满,遭人嫌弃,此乃人中不足,既有美玉,又见糙石,虽然比不上和氏璧的稀世罕见,但也算是一块难得的璞玉。大人向来明察秋毫,识人辨物,不须别人多言就能自己辨出真假好坏,下官今rì就是前来献宝之人,对大人一片诚心实意,绝无半分欺妄不轨之意,一切还请大人明见!”
他这一番话语说得语气沉厚,十分诚恳,一语说中要点,令曾国藩听了也不觉心底微动。
………【末章 此一生 白马美人走天涯(一)】………
() “难得的璞玉?”
曾国藩眉头皱起,伸手抚了抚胡须,过了一会儿,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先前眼底的怒意收敛了下去。
他不由笑了一下,转头又瞧了瞧面前被清廷侍卫团团包围的李观鱼,眼神有些意味。
左宗棠的这番话话好似清水甘露,止住了曾国藩刚才怒如烈火般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