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咳、有痰、咽喉痛、呼吸急促等等这些都是咳嗽的反应,那么面对这么多的现象我们怎样有针对性地治疗呢?
咳嗽类型 症 状 治疗要点
风寒咳嗽 周身肌肉酸痛、吐出的痰比较稀白,并且伴有头痛、鼻塞、流清鼻涕、怕冷及发烧的症状。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风热咳嗽 多有发热、口干、吐痰不爽(痰的颜色多为红色或黄色)、咽喉痛。 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燥火咳嗽 干咳、少痰、嘴唇干裂、咽喉干燥。 清燥润肺
痰湿咳嗽 痰多黏稠,喉中呼噜作响,可能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 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体虚咳嗽 咳嗽时发时止,面目苍白、两颧(眼睛之下的颜面骨)发红、手足发烧,有时痰中带血或咯血。 补益肺气润肺止咳
积食咳嗽 手足发烧、喉痰鸣、腹胀如鼓,不思饮食、口中有酸臭气味。症状和痰湿咳嗽类似,这类咳嗽因脾胃消化不良或大肠秘结影响肺部功能。 先消积后止咳,祛湿热
知识点链接:
很
多人感冒痊愈后却留下了咳嗽的“后遗症”。这样的病人只有咽痒、咳嗽的表现,并无其他症状,医生检查肺部一般也没病变,血常规和X线胸片等也大多正常。专家认为引起这类咳嗽的机理可能与呼吸道广泛的炎症、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损伤、神经突触的暴露以及气道反应性增高等有关。
第二章 咳 嗽(2)
这类咳嗽可自行缓解,但持续时间较长。感冒后的咳嗽,就多数患者而言,已无明显的细菌感染存在,没有必要长期反复使用消炎药。否则反而会产生菌群失调、胃肠道损伤等副作用。病人可以尝试中医对外感咳嗽治疗方法,服用中药。
小功法演示
闭气导引功
①预备式:开脚站立,两脚与肩同宽,两臂自然松垂于身体两侧。头顶正直,舌抵上腭,两眼轻闭,全身放松,排除杂念。
②用鼻子做深细之吸气,随吸气头慢慢转向左侧。闭气稍停,两眼向左凝视,然后慢慢把气呼出来,再用鼻子深细之吸气,随吸气头慢慢转向左后方。闭气稍停,两眼凝视后方,再慢慢把气呼出来,将头转向前方预备势位置。
③接着吸气头向右侧。闭气稍停,两眼凝视后方,再慢慢把气呼出来,接着吸气头向右后侧转动。闭气稍停,两眼凝视右后方,再慢慢把气呼出来,将头转向前方预备势位置。重复进行吸气、闭气、目凝视动作,左右方向转动各24次。
咳呼导引功
坐式:平坐于椅子上,脊背不后靠,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呈90度,躯干正直,全身放松,下颌微收用鼻子做深细匀长之吸气,吸后闭气稍停,咳嗽一声使气从胸中向上冲喉而出,咳后再吸气,可反复做此吸、咳、呼24次或36次,每天早晚各做1次。
刮痧镇咳功
①刮痧之前,先将镇咳风湿药油滴几滴在被刮痧之皮肤表面,用í钱一枚,先刮背部的几个经外奇穴,如背部之五柱穴。
五柱穴:位于背部正中线四穴。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有一穴;第一胸椎棘突与第二胸椎棘突之间有一穴;第二与第三胸椎棘突之间有一穴;第三与第四胸椎棘突之间有一穴;第二与第三胸椎棘突之间点两侧左右横开各寸处有两穴。共计5个穴名,6个穴位。
②用刮痧板自发际下正中颈椎往下刮至第五、六胸椎处,方向要由上向下刮。用力要匀,要适中,刮拭至出现红色斑点即可,刮完颈胸椎部位,再刮颈椎两侧之百劳穴。
颈百劳
取穴歌诀:大椎直上颈百劳
穴位功效:该穴位可滋补肺阴,舒筋活络。主治落枕、咳嗽、气、百日咳、项背风湿疼痛、失眠、鼻出血、过敏性鼻炎、颈项强痛、角弓反张。
③咳嗽厉害可刮前胸从人迎穴往下刮至膻中穴,再从胸骨向两侧刮,即由内向外刮。
人迎穴
取穴歌诀:喉结外侧是人迎
穴位功效:胃经气血由此输供头以下的身体各部。主治咽喉肿痛、气、瘰疬、瘿气、高血压。
每次刮痧,根据病者体质情况,因人而异,先轻后重,刮疗一般以15分钟为宜。第二次刮痧,须等被刮出之红紫色消失或患处无痛感再进行。
每次刮痧后,让病人喝杯热水,可加强新陈代谢,效果较好。
膻中穴
取穴歌诀:膻中正在两乳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