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发现”。无论我们发现了什么,“发现”本身就是成就。修行就是去发现,然后才谈得上对治。宗萨仁波切在被问到:“禅修时,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在专注里?”的时候,仁波切说:“目前来说,我们唯一的参照点就是那个没有专注的时候。当我们发现自己没有专注,就自然回到了专注。”发现就是觉照。
其实,不仅仅是禅修、观心的时候,任何时候,发现事实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可以一起来想想看啊,例如:
坏消息是:我很无知;好消息是:我发现了我的无知。
坏消失是:我错了;好消息是:我发现我错了。
坏消息是:你不爱我;好消息是:我发现了你不爱我。
……总之,每一个坏消息后面,都一定跟着一个好消息。而最坏的坏消息可能是:好久都没有任何消息,你一直处在昏沉和愚痴里面
很苦很苦的时候啊……
很苦很苦的时候,深观那个苦,不带恐惧也不带厌恶,那怕只能维持一分钟,深观它。在深观的同时告诉自己:
我不害怕你这个苦,也不憎恨你这个苦,我允许你在我身上发生。
我知道这就是轮回相。
感谢这个苦,提醒我,此时还在轮回里。
我不愿意受苦,而且我是可以不再受苦的,苦也是无常的。
感谢这个苦,提醒我,要迅速离开轮回,毫不留恋。
然后,向我的苦祈请:苦啊,请给予我全速离开你的决心和力量!
最后,对我的苦回向:愿你成为我理解和宽容别人的因,愿你成为我慈悲和勇敢的因,当我成功离开你,愿我具足智慧向众生宣说离开你的方法。
这是我最近想到的办法。试了一下,好使的。
自导自演也没关系
你们见面、通电话、网上聊天、偶尔还发邮件。于是你认为你们的交往挺好的,有来有往,如礼如仪。
直到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其实,他从来从来没有主动邀你见面,从来从来没有主动给你电话,从来从来没有主动在网上找你聊天,从来从来没有主动给你发邮件。他只是慈悲而礼貌地回应着你,貌似有来有往,如礼如仪。
你是不是开始怀疑,也许应该推翻所有的判断,关于这段关系?因为那其实是一种孤单的关系啊,看似很主动,其实很被动,你一直“被逼”采取主动。那其实只是一个人的忧伤和愉悦啊,对方只是聆听,而绝不参与,你仅仅感动了你自己。
你是不是开始觉得遇到这种仁慈的君子,真是倒霉透了!就像是芬妮摩尔遇到亨利·詹姆斯——“想象一个男人生来就少了一颗心,他善良、正直、彬彬有礼,但就是没有那颗心。”
也许他生来就没有那颗心,也许他有过,现在失却了,也许他能疗愈自己,也许不能。但是你该怎么办呢?我觉得,嗯,我其实也没有更好的建议,不过幸好选择也不会太多,无外乎就是——
继续原来的方式,用你自己的方式去爱他,做你想做的事,说你想说的话,不要等待他的回应。反正所有的爱情到了一定程度,都是孤单的,没有人能真的懂得你在其中的狂喜与辗转,没有。爱,其实感动自己就够了,难得还有个人愿意仁慈地陪你自导自演。
或者停止所有主动的行为,好好看看,他到底有没有那颗心。如果有自然好,如果没有,你也要接受。也许没有那颗心,正是他保护自己的方式,是他赖以生存的方式。万一你硬给他一颗心,他死了,怎么办。我是说真的,有的人你可以带他去蹦极以治好他的畏高症,但有的人就直接吓死了。你真的确定他能承受太过热烈的爱恋吗?
除此之外,大概也没有什么是可以做的了。我们迟早要学会,人生就是这样的——就算不会给你剧烈的苦,也多少要给你一些不如意。
来,抱一下!
在你沉默的地方沉默
人总是要自洽才健康的。
所谓的“自洽”就是自我融洽,自圆其说——
自有一套内在逻辑,能解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自有一套说辞,能不断地说服自己。
如果总是不自洽,那么就是拧巴,就是纠结,就是惶惑不安。
近来,我竟开始发现,
过分的自洽,也会让自己盲目继而置身于险地。
通常,我们是基于某些理由而做出某些决定;
然而高度的自洽能力,
会让我们为自己基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