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页)
着“物”的气息。邱华栋精细地描述了消费主义的文化品味和状态。如穆里施家的奢华,高伟的放纵都体现了消费时代的文化的特殊状态。
小说的视点则始终放在中国年轻的中产阶层的命运之中,他们正是消费文化的中心和主体。故事的核心是马达和周槿夫妇由爱情开始到各奔东西的经历,而这正是中产阶层的价值和生活将人们卷入其中的过程,也是人们脱离既有的生活方式而卷入到全球化的状态中的过程。马达和周槿原来都在传统的单位中工作。在那种生活背景下他们建立了家庭,但他们都在追逐无限的欲望满足和新的消费式的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渐行渐远。马达的网站工作和周槿的外企职员生活以及他们各自生活的变化都凸显了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这种中产阶层在中国内地的发展也是极为迅速的。他们是与20年来的经济成长和社会变动密切相连,处于这种变化的前端,有机会加入新的全球化的生产方式和市场运作之中,享受发展的好处,成为中国发展的引人注目的标志。跨国资本的大量流入和“新经济”的兴起更为中国的中产阶层的成长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这种中产阶层的崛起一方面体现为中产阶层的经济力量、人数、社会影响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一种中产阶层文化的迅速崛起,这种文化既是中产阶层的自我认同和话语生产,又迅速上升为一种主导的社会价值,变成媒介和社会生活的关键性的价值。马达和周槿的分裂和寻找的新的生活正是这种中产阶层文化的支配意义的象征。人们已经无法不卷入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中去了,他们既被诱惑卷入这种生活,也被几乎强制地带入了这种生活之中。邱华栋在对于这种生活的表现中也充满了异常复杂的矛盾性。一方面他异常地迷恋这种消费为中心的中产阶层生活,用一种充满同情和迷恋的调子来表现这种生活的魅力和趣味。他的描写往往充满无限的兴趣和关切。无论马达和米雪的感情的迷茫还是周槿与穆里施的关系或者那种消费的品味都是邱华栋的无限的同情和关切所在。邱华栋似乎沉浸在这种中产阶层生活的魅力之中,也较好地表现了这种文化所具有的力量。中国中产阶层的前冲式的面向未来的无限渴望和期待被邱华栋表现得格外真切。但另一方面,邱华栋也发现了中国中产阶层生活的严重的不安和困惑。小说结尾处那个马达的老朋友,纵欲的高伟被妻子雇人打成植物人的片断无疑说明了这种生活的风险。无论马达和高伟等人的结伴开车出游或穆里施和周槿在山中的游历都遇到了拦路者索要金钱,而失恋的王强或被抛弃的翁月红的愤怒也变成报复的欲望。中产阶层无限追逐欲望满足的片面化的人生其实是充满不安的。而这些中产阶层自己内心的困惑和对于这种生活的某种反思也是邱华栋表现的中心。马达追寻“香女”的神话式的旅途当然就包含了一种另类的生活想象和渴望。这无疑表现了中国中产阶层生活的极度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他们一面沉迷于无限的对于成功和消费的追逐;另一方面却仍然期望一种价值和承诺。作为中国中产阶层的最为有力的表现者,邱华栋将这种矛盾性表现得异常有力和具有创造性。他提示我们,中国的中产阶层文化并不消极,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消费能力已经成为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最佳的表征,但这种文化不应该忘掉中国内部的社会团结和自我反思的紧迫性。如果没有这种团结和反思,中国的发展和中产阶层的未来都是不确定的。邱华栋的小说结束在千禧年的开端,马达已经从漫游中回到城市,等待他的恋人的回答。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结尾。我们似乎在这个千禧之后进入了一个真正的如花时代,这个时代的复杂性和戏剧性如同盛开的花朵呈现在《花非花》之中。
中国企业:到海外买企业去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国资金缺乏,技术落后,主要以吸引外资为主,即“引进来”为主导。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今非昔比,中国企业开始了海外征程。在中国政府“引进来,走出去”的政策引导下,2002年,中国掀起了海外投资热。
1、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海外大并购
中海油,中国第三大石油企业,排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之后,2001年2月,在美国纽约和香港两地同时上市,随即展开海外并购。
2002年,中海油共斥资12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和印尼的三块石油天然气田。
2002年1月,中海油与西班牙瑞普索公司达成协议,出资亿美元收购其在印尼5大油田的部分权益,并获得了每年4000万桶的份额油,成为印尼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商。
中海油还将担任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