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引言
自从在2036年前的汉成帝时代,“美女”文学家班婕妤写下一首《团扇诗》: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在中国历史上,有150多位文人墨客,写下了300多首以“团扇”为题材的诗词;若是扩大到“咏扇”之题,可吟可诵之诗已有1000首之多。
如晋末大书法家王献之、南齐宣城太守谢朓、梁武帝萧衍、梁陈两朝太学博士周弘正,以及盛唐三百年间的大诗人李白、刘禹锡、王昌龄、李贺、白居易、李商隐、温庭筠等,几乎没有一人不写过“咏扇”之诗。宋代的著名诗人陆游,一生写下了70多首与“扇文化”有关的诗词,宋代还有一位叫李石的文人,题写了一百首《扇子诗》。
为什么一位汉代的深宫怨妃班婕妤,写下一首小小的《团扇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能够感动那么多的历史名人?
这就是“中国扇文化”的魅力所在!
1、《团扇诗》
汉·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公元前48—前6年)祖籍楼烦(今山西宁武)人,名不详。据《汉书&;#8226;叙传》记载:其父班况,“举孝廉为郎,积功劳,至上河农都尉,大司农(国家农林部)奏课连最(奏报连续全国第一),入为左曹越骑校尉(骑军指挥官,俸禄二千石,以南方越人为骑兵)。成帝之初,女为婕妤,致仕就第,资累千金,徒昌陵。”之后,他随大臣名家移居长安。故在两汉期间,班氏是一门非常显赫的世族,文武勋功,德行学问,财富威望,都盛极一时。
班况生有三子:班伯、班斿、班稚。班伯少受《诗》于师丹(汉成帝时为太子太傅,汉哀帝时授左将军,赐关内侯,兼大司马),出为中常侍(皇帝侍从官),继为定襄太守,侍中、光禄大夫,后迁水衡都尉(国家水利总监),病卒于任上,年仅三十八岁。班斿初为议郎,后迁谏大夫兼右曹中郎将(宫廷禁卫军指挥官),早卒;其子班嗣,为东汉著名学者。班稚少为汉成帝刘骜的黄门郎(宫廷近臣)、中常侍,汉哀帝刘欣继位后,出任西河属国都尉(地方军事首长),迁广平相。班稚的儿子班彪,班彪的儿子班固、女儿班昭,都是名垂千古的东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前史略论》、《史记后传》、《汉书》等史书,以及《白虎通义》、《两都赋》、《幽通赋》、《东征赋》、《女诫》等文学作品。
班况之女班氏,聪明伶俐,少有才学,工于诗赋。汉成帝刘骜继位,被荐选入宫,封为婕妤;她曾生下一位皇子,但不幸于数月后夭折。班氏行事端正,不干预朝廷政事,谨守礼教妇德,文学造诣极高,尤其熟悉史事,常能引经据典,开导皇帝内心的郁闷。此外,她还擅长音律,使皇帝在丝竹声中,觅得知音。因她一生庄重自持,拘泥于礼法,无意中导致皇帝对她渐渐冷默。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刘骜宠信赵飞燕姐妹,为求明哲保身,她自请上奏,愿往长信宫侍奉太后王政君,皇帝允其所请。
从此,深宫寂寂,岁月悠悠。班氏悯繁华不滋,借秋扇抒怀,写下了一首《团扇诗》(又名《怨歌行》、《怨诗》),流传于后世,感动了历代的文人墨客,纷纷为之作诗作赋,载于青史,诵吟千秋。
附录:古代三位女诗人的佳作
梁·刘令娴《和婕妤怨诗》
日落应门闭,愁思百端生。
况复昭阳近,风传歌吹声。
宠移终不恨,谗枉太无情。
只言争分理,非妒舞腰轻。
刘令娴:南朝梁代女诗人,刘孝绰妹,徐悱之妻。她的诗多写闺怨,今存8首,全见于《玉台新咏》。
唐·天宝宫人《题洛苑梧叶上》
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
聊题一片叶,将寄接流人。
唐天宝年间(742—755),一位宫女将一种酷似班婕妤的深宫幽怨,写在一张梧桐叶上随着溪水飘流出东都洛苑。她虽然没有留下姓名,但史家还是如实传诵下这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