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仍然能够给我们现在的生活以反思。
阶层消费的社会效应(11)
通过对访谈得来的具体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消费符号(消费什么)、消费空间(去哪消费)、消费中的社会关系(和谁一起消费)、消费观念(为何消费)等一系列消费行为上,中产阶层的消费本身已经开始形成了基于社会区分逻辑——树异求同——之上的社会区隔。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品味阶层”:名实之间(1)
我们已经注意到了阶层消费中的分化,同时观察到这种消费分化本身已经并正在形成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区隔,那么这种区隔的结果会是什么?它与有关中产阶层消费中的区隔现象一致吗?如果按照近年来社会分层研究的最新趋势,这种区隔最终形成的是以“品位”或“格调”为特征的阶层间差异,我们发现的区隔是否呈现一致的逻辑呢?
福塞尔早年对于美国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分化与区隔问题表明:生活品味与格调已经成为美国社会阶层的最好标识。这种阶层的区隔表现如此鲜明,以致一个人的阶层可以通过生活的各个细节,尤其是消费如去哪里吃饭、喝什么酒、参加什么派对、如何度周末、如何旅游等等表现出来,按他的意思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即品位,中产阶层有自己独特的品位,正是这一点将中产阶层与其他社会阶层清楚地区分开来。保罗·福塞尔:《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甘斯认为,现代美国社会可以分为不同种类的亚群体或“品味公众”:高雅文化、中上等文化、中低等文化、低俗文化和准民间文化。不同的阶层分别具有自己的品味文化。也就是文化或品味成为阶层的分化指南,他认为,中产阶层特别是正处于地位上升时期的群体或阶级对于高雅品味更感兴趣,也就是说,中产阶层本身的品味是趋向于高雅品味的。Gans; Herbert,Popular Culture and High Culture: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aste�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4;p�81�
对布迪厄来说,凝聚并体现在文化商品消费中的品味无疑是一种阶级标志。在《区隔》一书中,他试图勾勒出不同品位的社会场域,包括合法的高雅文化实践如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读书,以及生活方式与消费偏好包括食物、饮酒、衣物、汽车、小说、杂志、假日、嗜好、运动休闲追求等。因此,在相同的社会空间,“高雅”意义上的文化与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都有同样的轮廓。然而,以群体所拥有的(经济或文化的)资本构成与数量为基础性结构原则,形成了阶级的或职业的结构图示。当生活方式空间被置于其上时,品味的对立及相关的决定性关系就变得清楚了。那些具有巨额经济资本的人(工业企业家、商业雇主)以商务宴请、外国汽车、拍卖会、高级别墅、网球、滑水、巴黎右岸的商业走廊作为自己的特殊品味。那些拥有很多文化资本的人(高等教育的教师、美术创作者、中学教师)却以左岸的艺术走廊、前卫派的节日、现代节奏、外语、国际象棋、跳蚤市场、巴赫、群山秀峰作为自己的品味。那些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都很少的人(半熟练、熟练、不熟练工人)则以足球、土豆、普通红酒、观看体育比赛、公共舞会为自己的品味。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publish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84; pp�128~129�
在《区隔》一书中,布迪厄还分析了提供符号产品与服务的新型小资产者:文化媒介人。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注意到了这个阶级在社会空间中的上升轨迹。与农民、农场主群体相比,新型小资产阶级不是由于劳动分工的变化而人数急剧减少,对世界也并不抱有悲观与怀旧的态度,而是相反,他们的人数在急剧增加,所以他们对世界也抱有积极进取的态度。Bourdieu;同前引书, 第359页。布迪厄把小资产阶级定义为“一个小到能使自己成为资产者的无产者”。典型地说,他们是文化与教育资本方面的投资者,新型小资产者在追求富于表意性的、自由的生活方式时,流露出对最为淳朴的贵族式的品质(风格、别出心裁、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