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3/4 页)
途相送,并收复沿途州县,直将耶律德光送出了晋国国境。
这些,都在李风云的意料之中。
养寇自重嘛!
杜重威虽然重创了耶律德光,却不愿斩草除根。如果可以,杜重威心里很可能都不愿意重创耶律德光。
所以,杜重威选派郭威,而不是莽撞的李风云、皇甫遇去“追击”契丹军。
郭威是刘知远的人,在这一点上,杜重威的想法恐怕与刘知远如出一辙。
不管怎么说,契丹受此重创,恐怕一两年内再无力大举南侵,中原总算有一段太平日子可过了。中原与契丹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
但是李风云知道,契丹人绝不会就此罢休。
想必过不了多久,契丹人舔好伤口,就会再次南侵中原。
耶律德光恐怕早已摸清了刘知远、杜重威这些封疆大吏的心思,才敢孤军前来,又从容而退。
换做他李风云,处在同样的情况下,他也会这么做,这根本就是只有赢没有输的买卖。
打胜了就能坐拥中原,打败了也不要紧,至少能掠夺走大量的钱财,掳掠去大批的人口做奴隶。怎么算,契丹人都占便宜。这种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事,谁又会不肯做?
这些事情当然还轮不到李风云来担忧,不久李风云的封赏颁布下来。
是由当今小皇帝身边的红人桑维翰(注1)亲自来颁布的旨意,可见小皇帝石重贵对李风云何等的重视。
这次对李风云的封赏真不差,晋升李风云爵位,从定国伯晋封为定国候,勋正三品上护军,授正三品冠军大将军散官之职。实授正三品统领之职,统领风云卫,并赐兵部侍郎之职。
鉴于风云营战功卓著,扩编风云营为风云卫,为天子亲卫,调往开封驻守。
风云卫下辖六府编制,每府都按上折冲府一千二百人的编制,五个步卒上折冲府,加上一个骑兵上折冲府。
如果算上一应官员和亲卫,李风云可拥兵八千。
所属官员,除部分由朝廷委派,其他人由李风云依照部下的各自功勋,推荐请旨后,另行下旨封赏。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李风云不再是杜重威的部下,而是直属小皇帝石重贵。
除此之外,封赏的财物布帛无数。
听完桑维翰的宣旨,李风云呆立了半晌。
桑维翰笑道:“定国候,李大将军,还不接旨谢恩?”
接旨谢恩后,李风云问道:“桑大人,皇上究竟是什么意思?我李风云是个大老粗,很多人都说我不适合做官。”
桑维翰哈哈大笑道:“不错,李大将军,你的确不太适合做官。不曾请旨,便将圣上钦旨嘉奖的侯英给斩了,这叫圣上的脸面往哪里搁,满朝大臣的脸面又往哪里搁?
圣上的桌案上已经堆满了弹劾你的奏章,有说你专横跋扈的,有说你擅离职守的,更有说你欺压同僚、强逼婚约的。京城中,恨你的人可真不少啊!”
李风云嘿嘿笑道:“其实我一个大老粗,没那么多心思,只想着打仗。话说既然如此,皇上为何还让我当这么大官?”
桑维翰笑道:“因为圣上喜欢你的敢作敢为,欣赏你的雷厉风行,看中你的无双将才!
圣上更喜欢像你这样耿直忠勇的武将,心思简单的孤臣。你明白吗?”
李风云当然明白,小皇帝石重贵这在是逼他与杜重威划清界限。显然,石重贵对杜重威已经起了芥蒂之心。这般重的封赏,其意恐怕是想拆散李风云与杜重威的联系,去掉杜重威一条左膀右臂。
想到了杜如月,李风云愁眉苦脸道:“桑大人,你可能还不知道,我与杜帅的次女如月姑娘早有盟誓,不知道皇上能否成全?”
桑维翰奇怪地望这李风云,道:“大丈夫何患无妻?皇上赐了你四个绝世佳人,难道你还不满足吗?你若想要大家千金,这也不是什么难事,看上了哪家闺女,你直说,老夫为你做主提亲。
杜将军的次女如月,早已经许配给了李守贞李将军之子李天尧,这件事你不知道么?”
“知道倒是知道,不过,我李风云曾对天发过誓,我这一生只娶如月为妻,不知桑大人可有什么解决的法子?”李风云哭丧着脸道,“还有那四个美女,桑大人还是带走为好。我怕我哪天控制不住,被如月知道了,那可不得了!”
桑维翰哈哈大笑:“没想到李大将军还是一位虎痴(注2)!不过此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