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2/4 页)
注都退上赌桌,却发现对手早有预备,而且手中的赌资比他要雄厚得多。
偏偏这时他不能撤,一旦他这六千精骑撤出战斗,不用想,那营中的将士的士气必定会大受影响。
有时候,希望出现了又被掐灭,比没有希望对人的打击更大。
李风云明白这个道理。很有可能,营中的二十万将士会因为他六千精骑的撤退导致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崩溃。
李风云骑虎难下,心急如焚,此刻,他只能咬着牙硬撑。
耶律德光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此大战,契丹君臣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认为绝不能轻视李风云,昨夜探报回禀李风云、皇甫遇的六千精骑悄悄地出营,不知去向,他就知道李风云会不甘寂寞,来趟这潭浑水。
所以,即便是战局紧急如斯,耶律德光也不曾有动用他这最后一万最精锐的皮室军。只等着李风云的出现。
果然,李风云出现了。如果这一万契丹最精锐的皮室军都还对付不了李风云,那这一阵,耶律德光输得心服口服。
可是孙猴子的本事再大,也不可能逃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耶律德光心中得意的想着。
真的万无一失?
一股不安突然从耶律德光心底冒了出来,似乎还有什么不对。
耶律德光四处张望。
“杀贼!”就在这时,从南方又杀出一支兵马。
为首的是两千骑兵直冲着耶律德光这边杀了来,最前面打着两杆大旗,一杆大旗上书三个大字:“风云营”,另一杆大旗上书五个大字:“赵州李风云”。
后面跟着的是密密麻麻的步卒,浩浩荡荡,不知有多少人马。
“不可能,怎么可能?”耶律德光骤然变色。
杜重威的二十万大军被牵制在大营中,自顾不暇,根本没有可能派出这么多人来偷袭他。
而李风云的风云营两千将士要守阳城,怎么也可能弃阳城而不顾而来救援杜重威。阳城一旦再次被契丹军袭取,杜重威的二十万大军面临的依然还是一个死字。
那这股大军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
忽然之间,耶律德光想明白过来,他的不安来自何处。
望着那两千风云营虎贲,和那风云营身后密密麻麻的大军,耶律德光长叹一声,道:“这一次,朕真的输了,居然输在了这个小子的手上。罢了,罢了,吹号,鸣金收兵吧!
没想到,朕居然会输在一群降军的手上。而他们,居然还敢上战场!这小子,身上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
此时耶律德光身边已经只剩下几百亲卫,决计不是那两千骑兵和无数步卒的对手。
而那一万皮室军缠住了李风云,也被李风云缠住,调回那一万铁骑,哪怕只调回一部分,都是不可能的。
“呜~呜~”的牛角声再次响起,耶律德光最后看了一眼正在杜重威大营寨墙内外厮杀的契丹勇士,挥了挥手,从观战台上走了下来,跳上一匹高头大马,在众人的保护下,向北方逃去。
………………………………
第二百八十九章 阳城大捷
耶律德光逃了,契丹军大败,即便杜重威严令不许追逐溃散的契丹大军,晋军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捷。
契丹仆从军三万人几乎全军覆没,逃走的没有几个。耶律铁骑也损伤惨重,斩首两万余人,所获的马匹和战利品更是无可计数。
这是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结局,甚至是李风云。
最后来援的的确是典奎和白福通率领的风云营,而后面庞大的步卒,则是杨召的一万六千降兵,还有那六千原本守卫阳城的溃兵。
这不是李风云的主意,而是白福通和典奎接到耶律德光起全军攻打杜重威大营的消息后,与众人商议,鉴于契丹人的实力,认为李风云的那六千精骑可能起不到他预想的效果后,决定尽其阳城之兵,支援杜重威大营。
整个阳城,只留下四千风云营新收的将士,由佘破财与张俊镇守。
正是这谨慎之举,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风云感叹不已,这些日子,一连串骄人的战绩,让他太过骄傲,真以为凭着皇甫遇的六千精骑就可以横扫天下,浑然没有将契丹铁骑放在眼里,险些酿成大错。
耶律德光回到契丹大营中,聚集齐四散溃逃的败军,次日清晨就拔营北归。
杜重威没有趁机攻击耶律德光,只是命令郭威率领营中剩下的六千精骑,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