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页)
下。
迪力瓦活佛听了德王这番分析,问他:“你觉得没有希望吗?”德王说:“希望虽有,但很遥远。”迪力瓦活佛从上到下又重新打量了一番德王,觉得这个年轻王爷不简单,有雄心又不盲目,后生可畏呀。
德王在与迪力瓦谈话中,受到了一点启发,他想到外蒙古借助苏俄的力量取得了独立权,内蒙古为何不可以借日本人的一点力量呢?这一闪念,埋下了他日后倒向日寇的祸根。
德王在走之前,找桂永清详细谈了建立军官分校的事。张北县归张家口管辖,有关校址的选择、装饰和设施等事宜,桂永清全权交给了德王办理,他在南京筹划别的事宜。当然,生源的选拔也要由德王来初审,到复审敲定时南京再来人。德王清楚,这是桂永清为他着想才提出搞中央分校的,德王很感谢桂永清对他的帮助。
德王经过这一段在南京的活动,想得多了,看得远了,对于反对吴鹤龄改组办事处的斗争,感到无味无益了,不再想在这些无味之事中纠缠了。他抓紧到军政部洽领在武汉时拨发的两门迫击炮,数百支步枪,而后准备同补音###及部分代表北返,开始准备他最近构思的较大行动 —— “蒙古自治”运动。从这段经历中,可以看出,德王去武汉谒见蒋介石是想取得军权;这次赴南京请愿,是想取得统治蒙古的政权。但是,这两件事均未如愿以偿,只是有了一线希望。通过拜访迪力瓦活佛,想到了“蒙古自治”运动的长远计划,从而又在思考如何动作。
。 想看书来
14蒋宴德王一箭双雕 德王亲蒋同床异梦(3)
在离开南京之前,德王专门去拜访了班禅活佛。他请班禅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回内蒙古去。班禅说,冬天这里很好,夏天热了南京就住不得了,夏天草原太美了,夏天回草原吧。
德王说,整个草原都在盼望着佛爷回去,草原都是您的信徒。德王想的是让班禅活佛回去助他一臂之力。
会过班禅之后的德王很快就北返了。这一次他北返,不同于从武汉回来的那一次了,这次的收获是他意想不到的,这比他倒吴胜利还高兴。一是建军有望了,二是意外的出现了个军官学校,三是把王公们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了,这对他下一步搞自治运动大有益处。现在他什么也不想了,开始正式做起了他的“蒙古自治”梦了。这个梦做得很长很长,一直做了几十年,由青年做到中年老年,由争取自治到卖国求荣,因为背离时代和人民,美梦变成了“一枕黄粱”。
列车在摇晃,德王在南京的忙碌太累了,在车上很快进入了梦乡。他梦见草原在下雪,寒风吹过苏尼特草原,牛羊在雪地上发抖。在这个充满忧患的年代里,古老而沉重的马头琴声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的兴衰史……忽然又下雨了,树绿了,花开了,他和班禅活佛站在一个寺庙的大督宫前宣布“蒙古自治”运动的成功,下边的信徒和他的军队都在欢呼……突然又下来冰雹,河里涨水,洪水泛滥,山洪像万驼惊奔,他扎起的蒙古包帐篷很快被冲倒了,在众人的吼叫声中他被惊醒了。睁眼一看车到了徐州,抢着上车的人如站台上发了洪水,人头涌动,有人上了车,行李被挤到车外,有的被挤掉了鞋子,混乱的程度不堪入目,小偷们趁机摸了一个又一个,不过车上多数是穷人,最多摸几个吃饭钱。
经过一夜的颠簸,第二天上午到了北平。一打听张学良不在,那他也就省得去拜访了,招了学生就起身回草原。草原确实是白茫茫的一片,冬天统治了北方。
15度陈仓学生队选才 搞自治拜佛路借风(1)
德王这个人,往往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南京七七八八和桂永清谈了半天张北成立中央军官学校分校的事,结果回到苏尼特就着手筹备成立自己的蒙古干部学生队。当时蒋介石给他讲得很清楚,张北建立中央军校分校,“为培养蒙古军事人才”,但是,德王怀了个鬼胎,张北分校建立起来,明显是给你培养人才,不是给我培养人才。张北分校,是你国民党中央管辖的系统,一切受他人的支配监督,培养的人由人家调遣使用,用我们的名造别人的利,不如早动手,自己办一个这样的学生队,培养军事干部更为有利。为了避嫌,他不叫军官干部学校,叫了个蒙古干部学生队。
主调定了之后,他就开始广泛网罗人才。一九三二年冬天,他从北平的蒙藏学校及其他有蒙古族青年学生的学校招了一部分人,从旅居在北平的蒙古族知识青年中招了一部分人,都是经云继先、亢仁( 蒙名默尔根巴图尔,也是云的土旗老乡)等进行联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