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2/4 页)
是自己已经没有家了,更没有什么家人了。那么现在呢,自己想要什么?
“陛下?陛下?”见朝凤一个人呆呆的坐在那里,清露有些着急的走上前,呼唤道“您没事吧,是不是最近太累了。”
好不容易回过神,朝凤才发现甄谨早就离开了,就连天色也暗了下来。可是即便是思考了这么久,朝凤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杀了显策,夺回原本就属于哥哥的国家?那么之后呢,之后自己应该干什么?
“无事,辰星怎么样了,我已经许久不见她了。”朝凤摇摇头,强迫自己不去想这些有的没的。
听见辰星两个字,清露的背脊就僵硬了一下。自从知道莫离死了之后,这个孩子就和变了个人似得,也不肯说话,也不肯理人。就连她喜欢的星星,都不再看了。
“殿下。。。。。。殿下还挺好的。就是最近不怎么爱说话了,也懒得出去玩了。”思付了许久,清露还是开了口“您去看看殿下吧,以前您和殿下多亲啊,就像是真正的母女似得。若是您愿意和殿下好好谈谈,也许还会有转机呢?”
“转机?难道我和她好好说,莫离就不是被我害死的了?”朝凤冷笑一声,可是笑容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悲怆“回不去了,什么都回不去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新政
如同土丘半散漫开的小山;零零落落的点缀在;辽阔的江汉平原上,山间便只剩下松柏苍翠的影子,但之绿色;都如同带着一层霜,淡绿中;隐隐的泛出青灰。远望;去仿佛被飞扬的尘土;覆住了。
“陛下,这是实施新政后,几个月所产生的利益,请您过目。”先是像朝凤行了个礼,青书才递上来自各地的奏折“不过您最近选拔,替换的人,是不是太多了,只怕会引发混乱。”
在朝凤登基后,朝堂之上,几乎是来了一次大换血。这个举动,虽看上去和其他君王别无二致,可是朝凤奇怪就奇怪在,她并没有提拔那些平时亲密的人。而是直接把高级的官位,给了那些通过考核的人。
“做君主的,假如真能洞察臣子的言论,那么即使打猎骑马,沉溺女乐,国家还是可保全的。不能洞察臣子的言论,即使节俭勤劳,布衣粗食,国家仍是要灭亡的。”
对于青书的话,朝凤不以为然。赵国的前代君主敬侯,不修德行,而喜欢尽情享乐,满足于身体安适,耳目快乐,冬天射箭打猎,夏天泛舟游玩,不分昼夜地饮酒,一连几天都不放下酒杯,不会喝酒的,用竹筒对着嘴巴往里灌,进退不严肃,回答不恭敬的,就在席前杀死。
请看,起居饮食像这样没有节制,处罚杀戮像这样没有标准,但是敬侯在位几十年,军队不曾被敌国挫败,土地不曾被四邻侵占,内部没有群臣百官闹事,外面没有邻国侵略的祸患,这些都是因为懂得如何任用臣啊。
燕王哙是召公爽的后裔,拥有方圆几千里国土,几十万士兵。他。不沉洒于女色,不听妙音佳乐,在宫内不兴建深池高台,在宫外不射箭打猎,还亲自拿着农具,来整治田地。
子哙甘受劳苦,来为民操心,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即使古代所说的圣王明君,他们不辞辛劳而为国操心,也是不会比子哙在上的。但是子哙却身死国亡。君位被子之篡夺。自身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不懂得如何任用臣子啊。
“后稷、皋陶、伊尹、周公旦、太公望、管仲、隰朋、百里奚、蹇叔、舅犯、赵衰、范蠢、文种、逢同、华登,这十五个人作为臣子,他们的行事,都是早起晚睡。自谦自卑,恭敬地表白自己的心意;严明地执行刑法、优异地干好职事来侍奉自己的君主。”
这些人进献好的建议、通晓统治法术,而不敢自我夸耀,立了功成了事,也不敢自表劳苦;为了国家利益,不惜家庭残破,为了君主安全,不惜献出生命。
“青书啊,你知道吗?只有把君主看成和上天。泰山一样尊贵,把自身看成谷底,和河床一样低下。使得君主在全国,有美好的名声,和广泛的声誉。而自己安于接受谷底,和河床一样低下的地位。像这样的臣子,即使遇到昏君乱主仍可建立功业,何况遇到贤明君主呢?”
听见朝凤说这些,青书便点点头,恭敬的立在一边,不再开口了。看来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朝凤虽然是个女人,可是却比莫离更加适合做君王。
做君主的,天下合力来共同拥戴他,所以稳定;天下齐心来共同推举他,所以尊贵。臣下发挥特长,竭尽所能,所以忠诚。用尊贵的君主驱使忠诚的臣子,就会出现长治久安的局面,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