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本县何山,时常到此与我切磋诗文,你可认他为师呀。”
小禹锡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又是深深的一揖,口中说道:“晚生三生有幸,得以仰逢上人大人。”
灵澈笑眯眯地看着小禹锡,又对皎然颔首示意说:“果然名不虚传,真是个灵巧识事的孩童。”
两位诗僧一边品尝香茗,一边议论开近日诗坛的新鲜事,不时地赞扬几旬,也不时地批评几句,小禹锡一一默记在心。有时遇到听不懂的地方,还向两位老师虚心请教,老师向他耐心解释时,他还用石笔在石板上记录下来。两位老师看在眼中,喜在心里。
皎然同灵澈谈论了将近半个时辰,见小禹锡笔直地站立侍候在身旁,便有意考考他的诗艺,对他说:“今日天公作美,春光明媚,你从嘉兴来此,一路自是饱享自然风光,心中必定有所吟咏,能不能为我俩诵上一篇呢?”
小禹锡见皎然老师要自己诵诗,便有些紧张,但转念一想,这正是向老师请教的好机会,便把刚才路上构想好的一首绝句吟出: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邀得垂杨相发挥。”
“好诗。”灵澈上人先夸奖说,“不过,我看若将其中一字改动一下,这诗将会更精彩。”
“是的,这字该在末句之中,是不是这样的呢?”皎然也跟着发问,这问题似乎是在问小禹锡,又似乎对灵澈的问题表示赞同。
小禹锡想了想,他的这首诗不是想说杨柳在春色中的主导作用吗?不是说人们对杨柳的喜爱留恋之情吗?而末句“邀得垂杨相发挥”似乎又将诗作的主体让位给桃李了,这正同自己原先的设想相悖。对,毛病就在这里。他抬起脑袋对两位老师说:“是不是要我改动这个‘邀’字呢?”
皎然和灵澈两人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地说:“正是。”
“那我就将它改为‘偏’字怎样?再不然改成‘还’字可否?”
灵澈上人说:“不错,然而却不尽善。”
皎然笑笑对小禹锡说:“是这样,你想想,若改作‘偏’字,岂不有点否定桃李之意?若改作‘还’字,意思倒好,可语气不重一力度不足。”
那就改作‘须,吧。”小禹锡眨着眼睛说,抬着脑袋等待着两位老师的评判。
“哈哈!”两位诗僧不约而同地发了爽朗的笑声,“正是此字,正是此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道。
皎然对受宠若惊的小禹锡解释说:“真是孺子可教也。此处非此;须,字不可,这一‘须’字用得既不轻又不重,可渭恰到好处,不否桃李,又突出杨柳,真是妙手偶得,天然自成啊!”
小禹锡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心中暗念道:“对,诗就要写得豫他们那样。”
从此,小禹锡成了皎然和灵澈的年龄最小的议诗论诗伙伴,小禹锡从他们那里学到了盛唐时代诗人通过刻苦锤炼达到自然浑成的路径,使诗作既瑰丽新奇而又不矫揉造作。。。。。。
转眼间,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到贞元六年(790年)时,刘禹锡已是位19岁的年轻小伙了。他现在学有所成,踌躇满志,正欲在政治上一展宏图。依据唐代科举制度的规定,书生要由地方长官择优选送到中央去应试。刘禹锡所在的县是嘉兴县,隶属于苏州府。他能否被地方长官选中,是能否通过中央政府的进士考试,并随之踏上仕途的关键。幸而刘禹锡学业扎实,再加上又有权德舆、皎然、灵澈、包佶等人的赞誉,临场发挥又特佳,所以被县里馆监判为优等成绩,列本县第一名,不日即可将刘的名单递送到苏州州府中。
县令正下令让王主簿带队,一帮差役相随,又领了一队吹鼓手,一路上锣鼓喇叭齐鸣,直向刘宅前来贺喜。
一位年轻小伙子搀扶着已年近六十岁的刘母率领家人在门口迎候。
王主簿率队来到刘家大门前,由他向刘母宣读县令签署的推荐书,读罢,又让刘母上前来接。
刘母拉着年轻小伙子的手,接过推荐书,激动不已。年轻小伙子就是被推荐的学子,他叫刘禹锡。
刘禹锡现在是学有所成,踌躇满志,正欲在政治上一层宏图。依据唐代科举制度的规定,书生要由地方长官择优选送到中央去应试。刘禹锡所在的县是嘉兴县,隶属于苏州府。他能否被地方长官选中,是能否通过中央政府的进士考试,并随之踏上仕途的关键。幸而刘禹锡学业扎实,再加上又有权德舆、皎然、灵澈、包佶等人的赞誉,临场发挥又特佳,所以被县里馆监判为优等成绩,列本县第一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