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再如锡兰于668 年建国后几乎成为一个具体而微的小唐朝。713 年至926 年崛起于东北的渤海国,也亦步亦趋地效仿唐朝的一些制度。至于日本在七八世纪间对唐朝的学习就更是显而易见了。
艺术
梵乐对中国音乐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此时中亚的音乐和乐器也成为唐朝乐坛的主流。佛教对雕塑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事实上,佛教徒对宗教形象的需求使李唐一代成为中国塑像艺术的全盛期。这种先前一直不那么重要的艺术类型在这儿百年间大放异彩,而唐朝以后,随着佛教的衰落这种艺术也就衰落下去了。
云冈、龙门、敦煌等处的佛像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其中可以见到直接来自印度的影响,但在六朝时期中原地区的造像艺术主要却受到中亚佛教文化的影响,而后者则受到具有浓郁希腊风味的键陀罗文化及现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西北地区文化的影响。中国早期的佛教数的绘画天才都倾心于宗教题材,但表现世俗的绘画也很发达,而且在南方还出现了晚唐以后绘画风格的萌芽不过,这些绘画作品〔 如与“书圣”王羲之( 321 一379 年)齐名的“画圣”顾恺之的作品〕 也大多未能流传下来;庸和唐以前的建筑,除了砖石结构的佛塔外也极少有保存到今天的。不过,日本在7 至8 世纪仿照唐代风格建造的一些佛寺至今完好,还能使我们对当时讲求简洁、均衡的建筑风格多少有些认识。
文学与学木
在这个佛教化时代,大部分第一流的文学天才和学者都致力于佛学著作,对于这一点后世的中国人差不多都未曾注意到:不过也有遵循传统路数进行创作和研究的人。大部分的文学创作基本上仍属于贵族文学一类:讲求对仗、骄四俪六的赋在六朝盛极一时,东汉时出现的五言诗亦大兴于六朝时期,其内容大多哀叹世风浇漓或表现个性的独立,具有典型的道家思想。五言诗人中成就最大的陶渊明(名潜,376 一427 年)是南朝人,他纵情诗酒,具有突出的道家思想。
文艺理论著作早在3 世纪就已经出现了。而在六世纪时梁太子萧统(501 一531 年)所编的《 昭明文选》 则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文学选集。此外,官史、经书注疏等传统研究项目亦照常得到发展。大约在500 年左右,出现了一本后来用作启蒙读本的奇书― 《 千字文》 。这部书用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概括了中国的历史和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流行。这些朽的类型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地方志,其中记载了该地(如一府一县)的历史、风土、政治社会制度等情况。现存最旱的地方志可上溯到公元4 世纪公所有这些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都是从前代一脉相承而来并在唐朝发扬光大的从高雅文化的角度来看,六朝是承上启下的一个时期这大约是因为这一时期新旧交替的过程比较长,因而能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南朝所继承的汉代文化与北朝带有蛮族色彩的文化及佛教文化曾经长期共存乃至最终融合。尽管有蛮族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入侵,但汉唐之间同罗马和中世纪欧洲之间相比,前者还是更多保持了文化连续性。
第06章 晚唐与宋:中国文化的全盛期
一、从古典时期到前近代时期
将一个朝代分为两大时期是有违中国历史循环理论的。如果被分为两截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大唐,持循环论的学者们恐怕更要大光其火了。不过,仔细分析一些历史循环之下的深层因素,我们就会发现这么做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一般总认为大的文化、社会变更是与军事溃败或改朝换代同时发生的,而人口、生产、商业、文化、制度的发展则主要产生在升平时期。唐朝即是如此。隋及初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 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六朝与初唐在许多方面都说得上:是中国古代史的最后一个阶段。晚唐和宋(960… 1279 年)则属于近代中国历史的第一阶段。事实上,我们不妨称之为“前现代”时期,因为这时发展起来的文化一直延续到现在。中国近1000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至少在晚唐就已经萌芽,到了宋朝则初步的成熟。
晚唐和宋时达到的文化和制度发展水平在其后几百年中变动无多。这是一个“高原”式的时代:中国初期远远超过欧洲,但到后来则在技术上落到了下风。宋朝以后中国发展趋缓,而西方自近代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