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名外国游客的事件;
另外还有两名尚不知姓名的沙特反对派人士,以及分布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两个恐怖组织头目。这些成员中,不少人在十多年前就活跃在恐怖舞台上。
阵线成立后,又从中派生出了一个新的军事组织——“伊斯兰圣战解放军”。据报道,正是这个“伊斯兰圣战解放军”,策划并发动了对两个美国使馆的爆炸袭击事件。
那么,拉登为什么要建立“伊斯兰反犹太人和十字军国际阵线”?一位拉登大本营的知情者披露说,拉登想要通过这个途径把各国的极端恐怖组织纠合在一起,置于他个人的统一领导之下,以便集中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向伊斯兰的敌人美国和以色列等目标发动袭击。
另外,尽管拉登有钱,但现在要挑选甘愿实施自杀性攻击的敢死者越来越困难了。除了加强宗教的敢死说教之外,各路人马聚会后总会有为了一大笔钱而冒死请战的“英雄好汉”。
不过,现在拉登一伙财力雄厚,他们尽量减少自杀性的攻击行动,而是在当地物色和收买敢死者,并想方设法用钱铺路,使策划恐怖活动的主谋们在事发前后神不知鬼不觉地脱离险境,就像这次他们在两起爆炸前后从坦桑尼亚和肯尼亚逃到阿富汗那样……
在这次恐怖分子大聚会中,拉登扬言要把美国人“赶出所有伊斯兰教徒的居住地”。
拉登头上缠着白布,一脸大胡子,穿件黑色大褂,宣称:美国人是全世界最大的“贼寇”,是真正的“恐怖分子”,华盛顿在中东的驻军是“十字军”,“我们唯一的办法是以牙还牙”。
拉登说,他的毕生目标就是使用暴力手段,将所有的美国人赶出伊斯兰的世界,不管他是穿制服的军人,还是布衣平民;不管他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他是老人,还是儿童。
拉登发誓要对美国进行圣战:“无论穿军装还是便服,我们的目标就是美国人…我们必须让这些邪恶的人远离穆斯林、穆斯林妇女和儿童。”
***
本·拉登说:“如果谁杀死了一个美国士兵,那是比无所事事要好得多的事。”
拉登的此番讲话不能不令美国人感到“胆战心惊”。
拉登的“事业”也包括为伊斯兰极端组织训练新一代恐怖分子。
这些来自阿拉伯国家的恐怖分子,都在拉登的营地依据当今的国际高标准,即以实现最大规模的杀伤和破坏的要求,接受过高难度的特殊军事训练,尤其对携带和安放炸弹个个在行。
这些人办事机敏,具有掌握和使用各种现代化复杂武器的经验。
拉登大本营的军事教官们多来自埃及和巴基斯坦,训练的重要科目包括如何使用诱饵汽车制作汽车炸弹,以及怎样在远处用遥控装置引爆汽车炸弹。这些爆炸技术的实际应用有以下例证:1995年9月,埃及驻巴基斯坦大使馆被炸;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驻沙特阿拉伯的哈巴尔营房被炸;另外,埃及前总理西德基和前内政部长艾勒菲的遇刺事件也是他们一手策划的。除了爆破技术以外,受训者还要学会熟练地使用威力强大的各种新式枪械。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披露,这些在拉登大本营受训的人被称作“阿富汗的阿拉伯人”。他们对《古兰经》关于圣战和为真主献身的教诲刻骨铭心,并将其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准则。
这些笃信伊斯兰教的极端分子,决意要用战斗、厮杀乃至流血牺牲去捍卫伊斯兰。
在拉登营地的受训者中,沙特阿拉伯人最多。因为拉登的根基在那里,他在沙特的公司为他暗地里招兵买马十分积极。
目前,各国安全部门一致认为,拉登恐怖集团实施爆炸的材料、技术以及爆炸物的载体越来越新,并且先进和多变,很难预测和发现。这表明当今的反恐怖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另外,本·拉登还涉嫌是苏丹化工厂的主要投资者。西方情报部门认为这家化工厂是化学武器生产的一个前线地区。据说此化工厂是在伊拉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做为扩散伊拉克化学武器的目的而修建的。以色列和美国的消息说该厂的主要产品是生产毒气的主要成分。
根据美国报界的最新报道,这一结论的得出部分取自于工厂周围的土壤样品中的化学成分遗痕。该化学成分是生产致命毒气的基本原料。发现该化工厂生产如此的武器使得反恐怖主义专家倒抽了一口冷气。因为由这些成分制成的致命毒气是恐怖分子的理想武器,它运输起来相对容易,而且一般的安检设备难以检测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