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萨姆?佩金帕,似乎是在玩着一个属于诸如福特、霍克斯、乔治?舍曼(GeorgeSherman)、戴尔莫?戴维斯(DelmerDaves)和巴德?伯蒂彻等西部片导演的游戏。从很多层面来说,他都比他们玩得更好,但这仍不是属于佩金帕的游戏。《午后枪声》是一首序曲,而非尾声。《午后枪声》和佩金帕的电视作品都显示出某些价值,这些价值早在《野战群》出现之前就已经被拿出来和他联系在一起了。他在1963年告诉《电影季刊》:“我的作品一直与局外人、失败者、孤独客、不合潮流的人、浪子有关,那些寻求安全感之外的某些东西的人。”这些主人公经常在身体和心智上都已衰老,会求助于某些美德:《圣经》的禁欲主义、实用性、原始主义和荣誉感。当佩金帕剧中的某个人物用言语表达出自己的欲望时———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往往就会立即显得平庸起来。《迪克?鲍威尔秀》(TheDickPowellShow)电视系列剧中,由佩金帕执导的《失败者》(TheLosers)(1963)那一集里,李?马文(LeeMarvin)饰演的角色告诉基南?怀恩(KeenanWynn)饰演的角色:“心智的平静以及一颗理解的心,那就是我们需要的所有东西。”这并非是明显的讽刺,但却是纯粹的佩金帕式噱头;很罕见的情况下,当他剧中的人物能够真正地接近这个目标时,这种狡诈的戏谑也就出现了。《午后枪声》里约翰?麦克雷那句简单的表白是全片的关键台词:“我希望能堂堂正正地走进我自己的屋子。”经常被人拿来当 。 想看书来
萨姆佩金帕去墨西哥(2)
作佩金帕本人的个性写照。这句话来自佩金帕的父亲,加州弗莱斯诺郡高等法院的法官,而最原始的出处则是《路加福音》中法利赛人和税吏的寓言。关于自己在故乡———加州马德拉郡———所度过的童年时代,佩金帕最生动的回忆就是全家人围坐在饭桌旁时,那些关于正义、法律和秩序的讨论。“我一直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局外人。”他说。这是一种强烈的《圣经》中的税吏的感觉,佩金帕正是想用它来为自己作品中的人物———也是为他自己辩争;也正是他想通过自己的方式来为自己辩争的那种欲望赋予他那些早期作品以生气。在《午后枪声》中,麦克雷、斯科特和一位对宗教狂热的农夫,互相引用着《圣经》中的文字,三人都想表达自己的观点。麦克雷在舌战中失败了,但却在荣耀之战中赢回了自己的尊严。农夫夺走了他女儿的全部生活,麦克雷通过自己有意义的牺牲,把生活还给了她。农夫和枪手最终都死了,但两人中只有一个堂堂正正地走进了自己的屋子。佩金帕毫不犹豫地将《圣经》中关于“称义”的训诫的第二部分也加了进去:“所称为义的人,又叫
他们得荣耀。”麦克雷的荣耀是明确的、明显的、震撼性的。
意图的诚实和纯粹(以及由此而来的“称义”)对西部佬来说,不再自然而然地得来(正如弗吉尼亚人也不再如此一样);必须要靠战斗,必须要去捍卫。佩金帕的剧中人对保护西部佬的规范不受“文明”腐蚀影响所采取的那些方式,都有着无情的嘲讽态度。规范并非游戏,但必须以各种可能的方式来捍卫。在电视剧《西部佬》里,佩金帕最喜欢的是《杰夫》(Jeff)那一集,里面有个黑市拳手兼皮条客抱怨主人公戴维?布拉辛盖姆(布莱恩?凯斯'BrianKeith'饰演)不是个好运动员。“你是个糟糕的失败者,布拉辛盖姆先
生。”“我当然是,”后者回答道,“但这不是比赛。”
和所有西部片一样,规范的背后就是枪的出现。早晚都要回到杀戮之上。和规范一样,枪也不是一件玩物。在《西部佬》的另一集《枪上的手》(HandontheGun)中,布拉辛盖姆对一个自负的东部佬说:“枪不是拿来玩的,是用来杀人的。除非你打算开枪,不然
你不会碰它;除非你打算杀人,不然你也不会开枪。”在这样的逻辑推进中,暗含的信条就是,除非不得已,你不会开杀戒,或者说,
你不会毫无目的地杀人。佩金帕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始终坚持着西部片的那些规范。《午后枪声》作为西部片来说很了不起,从根本上来说,它走的是西部片应有的路子。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很强烈的预期感。佩金帕年轻而且强壮,规范却已经衰老和虚弱了。
肯定要有变数发生。
但是,缺少的是机会。《午后枪声》之后,佩金帕连续遭遇了七个灾年。他与多位制片人发生冲突,声誉大受损伤。正如奥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