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4/4 页)
他也绝不会久留。
依言入府之后,各分宾主落座。
为了防止冷场,李贤特意把徐庶唤了过来。
偌大的厅堂内只有三个人,显得颇为冷清。
不过,无论是李贤还是徐干,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世人都说李贤求贤若渴,‘胸’怀若谷,徐干想试探一番:“李使君南征北战,可曾考虑过郡国百姓?将军百战死,沙场几人归,以在下之见,使君未免有些穷兵黩武了”。
李贤脸‘色’一僵,他干笑道:“形势如此,我也无可奈何”。
徐干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嘴里道:“愿闻其详”。
李贤心道,这家伙竟然明目张胆的考校我,我倒还没考校你的本领了,也罢,想必建安七子都是有些真才实学的,今日且卖‘弄’一番!
想到这里,李贤好整以暇地说道:“北征乐安国,是因为袁绍袁本初实力膨胀过快,如果不能据河而守,一旦袁军南下,应付起来十分吃力,再者,那刘备与孔北海之死有着莫大干系,讨伐乐安国,可谓一举两得”。
徐干不‘露’声‘色’,嘴里道:“使君可曾想过,如果刘备投靠曹‘操’,那又该如何是好?”
“刘备、曹‘操’都是当世英雄,他们可能会有龙困浅滩的时候,但绝不会长期居人篱下”
“喔?曹‘操’连败两阵,使君还觉得他有回天之力吗?”
李贤心中暗道,那是自然,曹孟德可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牛人,怎么会败给吕布,不过,心中所想自然不能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不然未免有些惊世骇俗了,当下,李贤斟酌说辞,嘴里道:“曹‘操’虽败,但军力犹存,而且他据守三城,集中军力,不曾‘浪’费半点实力,吕布虽然势大,可麾下军卒良莠不齐,又在兖州横征暴敛,不得民心,两相比较,自然是曹‘操’大占优势”。
徐干不置可否:“徐州陶恭祖驭下不利,那袁公路北伐徐州,又与我北海国有什么关系?”
“北海国与徐州‘唇’亡齿寒,那袁公路狼子野心,如果被他得了徐州,难免会得陇望蜀,窥视我北海国,与其隔岸观火,倒不如防患于未然”
“听说南下徐州的李典、于禁都是降将,李使君就不怕他们反戈一击吗?”
李贤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李典、于禁颇有将才,我相信他们”。
徐干又道:“李使君以为当今天下大势如何?”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汉开朝数百年,如今已垂垂老矣”,这番话可谓大逆不道,李贤脱口而出,却也有考校徐干的意思。
徐干即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