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到这些,她忽然觉得有几分不踏实:“咦?你怎么会有这么多时间陪我了?她呢,怎么不管?”
“你知道的,我每年都有一二次外出的。对了,她这几天也要外出,说是去海南考察几个烂尾楼工程,机票也已订好了。儿子又在国外读书,这几天家里就没人了,也好给小保姆放几天假。”
“对,放假!放假!真是太好了!我们也放假!”蓝珊欢呼着,忽然话锋一转,说:“那,我要再加一天……”
第五章(2)
2
到达婺源县城紫阳镇,已经是晚上七时多了。天空还飘着雨,是那种一阵下一阵歇、淅淅沥沥的牛毛小雨。
下得车来,宏成伸手试了一下雨丝的大小,忽然想起大学时代与几个要好同学一起哼着那时流行的台湾校园歌曲在细雨中漫步的陈年趣事,一时兴起,就向蓝珊提议:“多好的雨夜,吃过饭,我们去雨中漫步怎么样?”
“你还有此雅兴?我比你小十岁,你又比我再小十岁啊!”
宏成呵呵一笑,想想也是,有了这一把年纪,又驾了*个小时的车,这样的雅兴也太奢侈了点吧。
摸到老城区,住进一家叫婺源假日酒店的宾馆。宏成简单洗了个脸,在房间里泡了杯传说中的当地名茶“婺源茗眉”, 看着其纤细如士女之秀眉的茶条在水中沉沉浮浮,慢慢地柔软、舒展,闻香观色,令人神怡,慢慢啜着,其味幽香如梅,鲜爽醇厚,顿觉神清气爽,疲劳顿消。
约二十分钟后,蓝珊梳洗完毕。两人携手走到街上,雨已经停歇了,夜空中竟浮出一钩弯月来。就近找了一个临溪的排档,叫上才五元一壶的当地米酒,再叫老板上几个当地的特色菜,于是,河螺、清蒸荷包鲤鱼、糊豆腐、野艾果等先后端上桌来。吹着雨后习习清风,品味着婺源农家菜,惬意得很。刚吃到一半,忽然停电,好在主人家似乎早已料到会有此等变故,很快就点上了早备在那里的蜡烛。
月明星稀,烛光摇曳。只听得前面溪声潺潺,弹出叮咚的琴声,一壶米酒下肚,眼前的小城景色已淹没在朦胧之中了。
上午还在喧扰的都市,而此刻已体验着赣北小县城的寂静与和谐,风味和感慨均别有一番。
第二天,宏成和蓝珊不约而同地睁开眼,打开手机看时间,竟已是九点多了。这几年里罕见的好睡眠!体力充沛,感觉清新,两人的兴致高到了极点。遗憾的是外面有哗哗的雨声,看来对游玩看景会有点不便。起得床来,推窗一看,竟是万里无云。原来宾馆傍溪,水流湍急,发出哗哗声响,他们还误以为是下着大雨呢!一惊一喜,两人像小孩似地相对大笑。
吃过不算早的早饭,为先去哪一个景点起了点争执。宏成来之前就研究过旅游线路,他提出第一站宜去有“中国最后的香格里拉”之称的李坑,然后一路过去是汪口、晓起。蓝珊却提出先去晓起。问她理由,她振振有词地答道:“晓起晓起,早上起来就该去晓起的呀。”
纯粹是强词夺理!不过蓝珊一脸的撒娇味儿让宏成没法抵挡。再说,来婺源,本身就是自我放逐,撒几天野,还论什么是非曲直和秩序?
车子还没开出县城,蓝珊改说先去李坑。宏成疑惑地转过头看着她。
“你看人家干什么,是人家尊重你嘛。”蓝珊嗔怪着,仍然是一脸的撒娇味儿。身处美丽的婺源,人变年轻了,心也柔软了。
三月的婺源,是最美丽的季节。车一出县城紫阳镇,向车窗外望去,视野就开阔了,油菜花开得满世界一片金黄,远远近近点缀着一簇簇粉墙黛瓦的民居,而远山尽处,松竹连绵,云雾缭绕,恍若仙境。一路上,风景到处都环绕在你的身旁。
时间绝对宽裕,心情也舒缓无比,车速很慢,蓝珊不时举起相机朝窗外的风景按下快门。
蓝珊突然冒出一句:“宏,我真想在这里老死。”
“我也是。陪你。”
蓝珊把手伸出来,捂在宏成的右手上。
一路沉默。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五章(3)
3
李坑到了。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确富有江南水乡的韵味。然而,大概是因为距离县城过近,其便捷的地理位置反而注定她过早地失色衰败,随地的垃圾,嘈杂的人声,商家的叫卖,正无情地褪去她原有的姿色。在一处楼房门口,一块简易牌子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小便五毛,大便一元。让宏成和蓝珊忍俊不禁,然后又甚觉无趣。于是匆匆穿行了一遍,拍了一些照片后即赴晓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