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页)
烧饼店,有一次,店主郭云龙在加工烧饼时,偶尔发现烧饼表面起泡的地方粘着的芝麻要比别处多,而且薄而酥脆,更为好吃。于是他在工艺上加以改进,潜心试制。后来他的儿子郭海亭在原来的基础上,调整制作方法,使烧饼质量大为提高,其制作的烧饼酥脆而薄,深受人们喜爱,周村烧饼的名气越来越大了。
“周村烧饼落地——拾不起”、“周村烧饼碗口大,一斤可称六十个”。这些当地的歇后语、谚语,都来源于人们对周村酥烧饼的赞美,反映了它脆、薄的特色。当地人走亲访友,总会带上几包周村酥烧饼做礼物。
周村酥烧饼的制作分制饼坯和烘烤两道程序。制饼坯是将面粉加盐、水和成软面,摘剂,搓圆,蘸水后逐个在瓷墩上压扁,加工成厚薄均匀的圆形薄饼片,再用水擦过,将有水的一面朝下,均匀地沾上芝麻,即成饼坯。
烘烤时将饼坯贴在挂炉上壁,用锯末或木炭为火,从下面烘烤,烤熟后用铁铲子铲下,取出即成。烹制甜酥烧饼,则以白糖取代盐,用温水将白糖化开,加面粉和好,制作和咸烧饼一样。500克面粉一般可制咸烧饼48个,甜的可以多达56个。制成的酥烧饼色泽淡黄,形圆而薄,正面满布芝麻,背面多有酥孔。食之酥脆焦香,余味悠长。
小时候吃到的好东西,年龄大了往往不再吃到,也许为了让记忆中的美味保存得更为长久吧!
家常小菜素炒银芽(图)
炒绿豆芽可算再普通不过的家常小菜,其制作简单易行,不必精于调味,也可以烹制得鲜香有色。绿豆芽因价格便宜,富于营养,很受人们喜爱。
早在东汉年间,人们就掌握了生发豆芽的技术。《神农本草经》记载:“大豆黄卷,味甘平,主湿痹,痉挛膝疼。”大豆黄卷即黄豆芽。这段文字表明,最早人们是将黄豆芽做医药之用。宋代开始,人们将绿豆芽引入食馔。至明代,绿豆芽已经广泛被食用。《本草纲目》中“绿豆芽”条载:“诸豆生芽皆腥涩不堪,唯此豆之芽白美独异,今人视为寻常,而古人未知者也。”李时珍给予绿豆芽极高的评价,认为其是“菜中佳品”。
明宣德年间,陈嶷曾以一篇《豆芽菜赋》中举。当时朝廷为选贤良,招天下士人考试应选,出乎参考者意外,试题竟然是《豆芽菜赋》。陈嶷善做诗赋,略一思索,便走笔如飞,他写道:“有彼物兮,冰肌玉质。子不入于淤泥,根不资于扶植。涤清肠,漱清臆,助清吟,益清职。”从豆芽的生长、形状,到它的品格和功用,都极尽夸赞,形象生动,寓意深远。主考官看了大为赞赏,遂将陈嶷取为第一名。从这个有趣的故事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豆芽菜何等喜爱。
清代以后,绿豆芽成为极其普通的时令蔬菜,并且在乾隆年间还创制出一道名菜,使小小的身价倍增。传说,有一年乾隆皇帝到山东曲阜祭孔,不想因为暑热和劳累,到了孔府之后竟病倒在床,茶饭不思。厨师挖空心思烹制的山珍海味也不能使乾隆开胃。有一天,膳房进了一筐新鲜绿豆芽,厨师们看了心有所动。他们将豆芽掐去芽和根,别出心裁烹制出一道豆芽菜。此菜色白如银,形状美观,一颗颗豆芽亭亭玉立盘中,看上去赏心悦目。呈献上去,乾隆一见胃口大开,将其当成稀罕之物,眨眼工夫,将一盘素炒绿豆芽吃了个一干二净。吃完后大加赞赏。能够得到皇帝的喜爱,自然也就名列佳馔。从此,成为孔府传统名菜。后来又将炒法改为“油泼”,流传至今。
素炒银芽又称素炒豆芽、炒银针、黄油炒银丝、油泼豆莛等。现在一般以东北风味烹制的较为正宗。其方法是清炒,又称“净炒”,因为只用绿豆芽,并不加配料,不上浆、滑油,也不勾芡,仅以旺火热油,快速翻炒成熟。特点是形色美观、脆嫩无渣,吃起来清鲜不腻,非常爽口。
能够达到这种效果,除了烹制技巧外,最为重要的要算原材料的选用和加工了。绿豆芽无论什么季节;市场均有供应,购买时应挑选色泽明亮,芽、茎粗壮,长度为5~7公分者。如果自己发制则要选当年产新鲜绿豆,取其颗粒饱满整齐者使用,凡有虫蛀、霉变、破碎、烂瓣的都不可用。
如果你想掌握一道拿手的菜肴,不妨尝试烹制素炒银芽。它制作简单,材料易取,吃起来又毫不逊色于名贵菜肴。而且因为绿豆芽价格不贵,即使练砸了,也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
大快朵颐吃河豚(图)
日本有一个笑话,一个人捕到一条河豚,拿回家准备煮食,煮熟端上桌来,家里人都怕有毒不敢下箸。主人灵机一动,盛出一碗给街口乞讨的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