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页)
用心。刘通与他一同入城,城中百姓驻足围观。西夏官员先将刘通等人领到驿馆,歇息一日,明日在西夏王宫议事。当日,由嵬名荣光在驿馆接洽,与刘通闲谈叙旧。刘通等人安顿下来后,跟李荣光天南海北随意叙谈。
入夜,刘通与邓肃等人交谈,众人甚感奇怪,刘大人来到西夏,竟无异国他乡的感触,钱松说道:“我跟西夏人交战多年,年轻时经常出入西夏之地,至今仍然感觉生疏。大人初到西夏,似乎身在大宋,一无陌生形状,大丈夫志在四方,非我等所能及。”
刘通:“辽夏西域大理吐蕃,以及我中原大众,各民族在东方大地上繁衍生息,又何需分出彼此?”
翌日,西夏王宫大殿,双方开始商谈国事。东道主李乾顺首先致词:“我谨代表西夏国对制置使大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天我们在这里商讨合作事宜,相信一定会有个圆满的结果。”
刘通:“感谢阁下,感谢西夏国的热情相待。宋夏二国打了几十年的战争,无论是宋国还是夏国,都为战争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双方的交流也因此被中断。铸剑为锄终有日,二年前,我们走到了一起,彼此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民生大计。二年来,我们在各方面的合作都有了长足的进展,今后我们的合作前景更加广阔。”
朝臣李占先:“听说刘大人曾经出使辽国,以大人看来,夏与辽有何异同?”
刘通:“夏辽皆为后起之秀,在草原大漠上浴血拚搏,辛勤劳作,方才取得立足之地,可以说今日的局面来之不易。夏辽地处北方,气候寒凉,干燥少雨,牧场广阔而耕地狭小。此为二国相同之处。所不同者,辽国东有大海之利,南有富庶之区,北有草原之阔,但其立国已久,如今国势日衰,行将不复存在。夏国地处内陆,海洋湿气难至,黄土沙漠所在皆有。然西夏处在河西走廊上,当东西丝绸之路的要冲,人文昌盛,商贸繁荣,且党项立国不满百年,处在衡平时期,而今君民同心,正是有为之时。”
李乾顺:“孤偿闻中明文武双全,乃世间奇人。”
刘通:“阁下谬赞了,我一介凡夫,何奇之有。”
朝臣阿比朵:“刘大人经纶满腹,不知能否为我解二个疑难?”
刘通:“人非生而知之,足下有何疑问,咱们可以一同探讨。”
阿比朵:“《列子》中《两小儿辩日》有云:远者小而近者大,近者热而远者凉,日初与日中究竟何者为近、何者为远,孔子不能决也,古今多少人为之迷惑。刘大人有所见否?”
刘通:“日初与日中同样远近。”众人闻之讶然。
阿比朵:“何以见得?”
刘通:“太阳是个星球,大地亦是星球,大地绕着太阳以椭圆形的轨道运转,一年四季之中,大地离太阳的位置不同,远近有所不同。但同一天中,二个天体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同。”此言一出,更是撼人心魄。
阿比朵:“大地怎么会是星球呢,实在难以理喻。就算如此,为何太阳初出时为大而日中见小?”
刘通:“旭日初升,周围空间狭小,因此凸现其大;日至中午,天空开阔,因此凸现其小,此为人们的视觉错觉。”
阿比朵:“错觉之说,似乎有些费解。”
刘通:“咱们可以当场做个试验来说明错觉现象。”众人听说要做试验,都感兴趣。
随后让人取来二个同一型号的杯子,一个放在若干大杯子当中,一个放在若干小杯子当中,刘通指着中间二个杯子说道:“大家请看,这二个杯子同样大小,因为放在不同大小的杯子之中,就显得不一样大。小杯堆里的那个杯子看起来要比大杯堆里的那个大,其实它们一样大,这就是人们的错觉。”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个错觉试验,让人们开了眼界,有人开始琢磨起大地星球说,也有人打算再找刘通切磋的。
刘通续道:“早晨凉冷而中午炎热,这个道理不言自明。早晨太阳刚出,热气不多;中午太阳照射已久,因此炎热,并不是因为中午的太阳离我们更近。”这个道理众所周知,不难理解。
阿比朵:“刘大人果然没有让人失望,还想讨教一个问题,可否?”他刚才是想为难刘通,口气有些激昂,这会是真心请教,语气和缓。
刘通:“但我所知,无有不愿。”
阿比朵:“我西夏地势高耸,而宋国地势低平,时人莫之能解。《山海经》有云:共工触不周山,使柱折,地维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不满西北,故日月星辰焉。地不满东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