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他哭得凄惨,声声说着想再见我一面的。】
【呵,此一时彼一时。夫死,妻要守寡一辈子,妻死,夫可转而续之。好一点的,做一两首悼词,已被世人称颂深情。可怜世间女子,偏还要一生死守着一人,视为贞洁!可叹!可笑!】
【小姐,我不甘心。】
【不甘吗?小心那些不甘让你化为厉鬼。若真是那样,我也容不得你了!】
【我不会。我……我还是想亲自见他一面,好歹也要问清……】
【随你吧,反正该说的话我是说了,你自己掂量着。】
自那天后,那白猫也不知躲到了哪里,九姬连着几天没见到,却也不找,每日的听着胡诚报说宋文玉都做了什么,只觉的比看大戏还有趣。
话说回之前,金钗别院经宋文玉一闹,当真的出了名。
所谓才子佳人,自古以来就是最吸引人的脚本。更何况,宋文玉找上金钗别院,窥得其中布局一角,便挥笔做了《金钗赋》。
待到放榜之日,宋文玉果然榜上有名,可入殿参试,有望成为天子门生,那与之相提的《金钗赋》更加的水涨船高,竟也造就了一时间的洛阳纸贵。再加上霓虹暗中的各方游走,金钗别院自然成了最终得益者。
十二位金钗,亦被称作十二花仙,浓烈淡雅、娇俏柔婉、娴姝才情各有千秋。
去过的皆道《金钗赋》中所诉绝佳。当真是“……引泉为溪,隔院置户,庭列瑶阶,林挺琼树,繁花失鲜,玉颜掩姱……歌曰: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褥。燎熏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
未去过的,则砸尽千金为求一面。
如此,十二金钗焉能不红?
再说那宋文玉,自从榜上高中又加一赋成名后,也算是京城赤手可热的红人,多的是王公贵族、商贾儒者请他赴宴。他倒是真痴迷于扶柳,砸了千金求她陪于身边,连赴他人请宴都不肯分开。众人冠他以“痴情才子”之名,更也乐得总能见到美人。
这一日吏部尚书的二公子请客,客中皆是如今京中当红的贡生,十数人又带了同行、仆人若干,浩浩荡荡的往东郊曲水而去。
曲水因其行而得名,蜿蜒流长,水清见底,水边碧柳依依,夹或的桃花杏树,也是一片的色彩明艳。水边金钟亭,雕栏玲珑,六角飞檐,悬铃于下,风过便是细耳的叮咚。亭栏上的挂着一幅“八刀分米粉,千里中金钟”的对联,据说是圣祖时一个穷贡生留的。虽然浅白,但中金钟乃高中状元之意,兆头很好,所以便留至今日,也是贡生们爱去之地。
如此钟灵之地,众贡生顺水而坐,拿了羽觞杯,任其漂流而下,停至谁处便诗词歌赋随意一篇,做不出的自然要罚酒。这春日的曲水流觞倒也十足的风雅。
“哎呀,哎呀,可算是轮到未都兄了,我等可忍不住要听未都兄的绝句呢!”
宋文玉早已及冠,未都便是他的字。读书人以示尊敬,自然都以表字称呼。说话的是此宴的主家,吏部尚书的二公子伍子曦,尚不曾加冠,故还未取字。
“子曦贤弟抬举了,诸兄前先所做皆已为经典,未都岂敢弄斧?”
“未都兄,你这酸腐的越发严重,也不怕身边佳人受不了?快快做来,不然就爽快的三杯吧。”
这伍小公子出口似是嘲弄之词,面上却是坦荡笑容,令人气不起来。
宋文玉报以浅笑,忘了一眼身边的扶柳,环顾四下,慢条斯理的说道:“倒是有了一句。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诸位见笑了。”
众人先是不查,待将此句于脑中略一徘徊,再搁到这曲水景色中,恍然大悟,纷纷道贺。还是那伍小公子,随意的倚在身边美人身上,一边狭促的反问:“未都兄,此处美人是多,你如此夸奖他人,不怕扶柳姑娘吃醋吗?”
宋文玉举杯致意,一派坦然的说:“扶柳本是这万种色中最亮的一笔,何须再赞?”
“哈哈……未都兄,旁人道你痴情,我还不信,今日一见果然不一般。你这话可是把其他美人们都得罪了。不过,句子果然好。”
大彝国民风开放,像此等春日出游,多是不拘形式,有男有女。曲水更是京中权贵富贾最爱之地,除了伍子曦他们,自然还有别的踏青之人,少不得一些家眷小姐也在其中。便是那离与他们隔岸相对之处,便有一群嬉笑女子。宋文玉那句,赞美人又似描景,寓景又似表情,伍子曦倒是没夸错。
借着扶柳之手,宋文玉饮了半盏酒,那一副惬意的模样羡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