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用眼,而不是迷信教科书上的伪科学教条。”
这番话说得众人心服口服,不约而同地向陈天笑鼓掌致敬。付田和李洛洛的目光里充满了崇拜。
陈天笑待大家安静下来,接着讲:“好,下边我来解释怎样做到反应快。截拳道的反应,需要练到什么程度呢?李小龙说过两个字:知拍!那么,什么是知拍,又如何做到知拍呢?”陈天笑停顿一下,伸出两个手指,接着说:“人的反应,可以分为两类:条件反射和有思考的行为。与之对应,人的意识可以分为直觉和思考后的结论。单纯强调条件反射的形成和直觉的运用,未免太过经验主义;但如果不依靠条件反射和直觉,就会让你的速度减慢很多。条件反射和思考行为,直觉和思考结论,缺一不可。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有经验的人,一旦看到对方的身体架势,立刻就能给出一个全方位的分析;对方微动,我们就能判断出他的动向。这就是武术家常说的‘知拍’。做到了这一步,和普通人打架,即使对方先出招,你也能及时判断他的意图,后发先至。当然,要练到这种程度需要一两年的时间,不是灌输给你一些技巧就能立刻起到效果的。”
陈天笑顿了顿,接着讲:“身法快,主要是步法快。我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说完,陈天笑两脚一前一后,前脚朝前,后脚指向侧前方,身体重心在两脚中间靠后的位置。两掌一前一后护住上身。突然,她后脚蹬地,前脚迈步,后脚跟进,两脚几乎同时落地。这几下前后不超过零点二秒,身体瞬间向前滑动了足足一米。然后,陈天笑在地上画了一个直径两米的圆圈,绕着圆圈走八卦步。只见她越走越快,到后来连她迈哪只脚都分辨不清了。
“这就是我们传统武术的身法训练方式。以后我会详细给你们解释,每个人都要练一练。”陈天笑忽然停住,将手往人群中一指:“这位同学,可否讲一讲怎样做到动作快?”
顺着陈天笑手指的方向,见是一名男生,中等身材,长得挺瘦,面容倒有几分帅气;留着鸡冠发型,穿条乞丐牛仔裤。
“借助蹬地的力量,腰马合一!”
“你叫朱立唐是吧?可否详细解释一下,怎样做到腰马合一,有哪些好处?”陈天笑颔首,并不详细解释,而是用两个苏格拉底式的启发问句将话筒抛回给朱立唐。陈天笑在协会纳新的时候见过朱立唐,还亲自给他签发了会员证,因此记得他的名字。
就在这时,场内却爆出一个声音:“我反对!”
循声望去,说话的那名同学,高个子,头略扁,留着短发,长得和天龙八部里的虚竹极像。陈天笑微笑着朝他点了点头:“陆志鹏,说一下你的观点。”
究竟陆志鹏道出何种观点,截拳道第一课还将进行哪些内容,且听下回分解。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谢谢啦!------------------------
………【第7回 空拳小辈 岂堪一击 胜之不武】………
话说陆志鹏对朱立唐的“腰马合一”提出质疑。陈天笑让陆志鹏阐述自己的观点。陆志鹏也不客气,侧身走到队形前面,面对大家。从刘丹、李洛洛的角度看来,这陆志鹏不是一般的高,比普通男生高了足足半个头。
陆志鹏开口讲道:“腰马合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打直拳,不但发力效果受短板效应制约,腰部、肩膀、手臂,有一处力量不足,就没法打出叠加力;而且从脚到手发力线太长,势必减慢速度。所以,李小龙的咏春拳是用脊背发力,缩短了发力线,凭借强大的背阔肌发力打出快拳。”
“这位同学,我插一句话!”循着这一声洪亮的话语,陈天笑看见说话的是后排一名高个头、宽肩膀、粗腰、方脸、留着长毛寸发型的男生。陈天笑隐约记得这人名叫于宝富,文学与历史学院大三的学生。
“请讲。”陆志鹏大方地说。
“中国武术老是讲发力,好像发力有了什么就都有了。结果很多人练了发力,却打不到人,有什么用?我师傅教我,身无拳,心无拳,无拳之拳是空拳。上抽耳光下踢裆,用身体局部的体重打人,就用抡胳膊的一二十斤的力气,打在人脸上,也是很疼的。你们喜欢在脚上凝力,结果把步法憋死了。你们还喜欢身体用僵力,自以为很会发力,实际上你们这样做会让灵活性大打折扣,人家街头混混不练武照样——”
“切!一派胡言!”
“给我滚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