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简单地说,人要到死后的日
子,然后是非才能够论定。书信是不能完全表达心意的,因而只是略为陈述我愚
执、浅陋的意见罢了。再次向您致敬。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
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征匈奴已一年,冬日被围,矢尽粮绝,终投降
匈奴。
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长安城正下着百年来最大的一场雪,雪再不是寂静无
声的下,而是割着人的脸划过去,大街小巷再也听不见人的声音,马匹偶尔喷着
响鼻能蒸腾起一丝热气,此外的长安城是冰冷的,她就像沉睡了一样,抹去人存
在的痕迹,闹市尽成虚域,太冷了。
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天才蒙蒙亮,西汉王室设立掌管文史星卜的太史令以
来,最年轻和博学的他在星象簿上记载下“心宿、河鼓结成一线,星陨如雨,灾
将至”,那将是什么灾祸呢?他忧心却断不出,整晚未合眼他眼睛有些疼痛,但
一看更漏就要空,立刻整饬好衣装,再过一刻,上朝时间就到。
这是他从巴蜀回长安以来的第一个早朝,毕竟有些忐忑,四年前,他曾坦然
许诺一年即返,也曾一口就饮下滴入鲜血象征誓言的烈酒,曾在长安城外第一个
驿亭被那人抱上恩赐的燕赤宝马,也曾回首凝望默默祷告——却是“愿今生,再
不相见。”
阔别四年,不知旧人安好?
并不真心想知道。
室外的空气不能深吸,直直可刺入肺,他抚了抚新生的胡须,沉静而自由地
张开双臂,向白茫茫的天空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今日朝上,一如往日。大多都不识得,尤其位次较上的那排青年人物,想必
就是“州刺史”,在巴蜀时就从友人书信中得知圣上为了扩充监察制,三年前新
建起“州刺史”制度,这一个司隶校尉和十三个州刺史,万万小看不得,连各郡
国藩主都得听其号令,想起友人信中流露的提防恐慌之意,怕是在担心这监察会
渗透到朝中每人无孔不入地步,读罢信他心里默默宽慰,没有被废的王侯既只是
“衣租食税”,地方豪强的行为也应该受到严密的监督,从秦始皇开始建立起来
的中央集权,到当今生圣上这时候才算巩固了,这才是明君所为。
“上朝——”
太监尖利而拖长的声音,每次听到,都好象握住心一样,可能这意味着他即
将亲眼见到将会名垂千古的人物,伟大而不朽的男人。
汉武帝。刘彻。
龙袍明黄,冠带履无一不庄严,石青色的领、袖金缘相滚,九条金龙,五色
云彩,八宝立水——四年没看到这样盛况,四年没有和众人一齐跪拜,当呼喊出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时候,当低下头老老实实磕到地砖来叩拜的时候,才
像被震醒一样想起来——刚才我看到的不止是华贵的龙服,还有一位主宰世间所
有生灵的皇帝。英姿依旧啊,气魄直吞山河,几乎不能壮起胆拿眼睛好好看眼他,
“万岁万岁”……一统山河、万世升平到底是什么?盛极初衰,终归无永恒的太
平盛世。
他与李陵不熟,但记得那是个有为的青年,李广将军的孙子,一门忠烈的后
代,“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长驱塞上儿,
深入单于垒。“所以,当原本安静站在朝堂末席打着瞌睡的他,猛然听到朝
廷上的文武百官都在一个接着一个在说”李陵“、”李陵“的时候,他还在想那
个孩子做出了什么不好的事?三十年的人生了,他知道只有逮到别人不好的事才
能激起那么多人的义愤填膺。
但那个孩子,确实是个英雄啊!
“投降可耻!”“陛下重惩!”“辱我国体!”“奸臣佞子!”
年轻的太史令离伟大的皇帝陛下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所以他看不到皇帝无
声后的表情,看不清他是怒是喜,皇帝一直沉默着,是太生气了,以至在纵容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