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最大的挑战是把那些相关的和无关的、会产生影响的和不会产生影响的事件分隔开来。
第四章 打破自责的锁链(2)
让我们回到我们的故事中吧,抱怨布朗、机组人员,或者那些把他们送到太空的人就很公平吗?不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如何解释,时间一直是向前的,永远也不会倒退。因此,我们的时间之旅只是一个假想的因果故事而已。与此不同的是,诡辩者们通过歪曲事实,用自相矛盾、似是而非的话来进行欺骗。
别陷入“困果抱怨”的怪圈
抱怨别人一定要有理由。但是,原因并不就是可见的或者很实在的。就像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观察到的,许多事情完全是在 “大脑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发生的。下面的故事将向我们讲述假想大脑受到威胁后引起的因果抱怨的事例。
莱斯莉在玩飞盘的时候,意外地把飞盘扔在了邻居家的篱笆上。当她走向邻居的家门时,她想:“他们如果看到飞盘把他们的花碰掉了一定会生气的。”她又想:“这只是一个意外,他们应该知道。”经过进一步的思想斗争,她想:“他们总是表现得很不理智,如果他们因为飞盘的事和我吵架,那我多冤枉啊!”在她敲门的时候,她越想越生气。她的邻居打开门向她打招呼时,莱斯莉却突然说:“你们为什么那么卑鄙?”然后就急急忙忙地跑开了,留下她的邻居在那里不知所措。
在这个虚构的故事中,是什么导致莱斯莉发怒的?是因为飞盘飞到邻居家的院子里吗?事实上从一开始就是她自己引发的事件,但她为什么还要抱怨邻居?是什么引起她对邻居反应的预测并很快郁积在心呢?简单说来,这是因为她的意识中感受到了一种威胁,“飞盘事件”因为自己臆造的责备而恼怒,继而把自己的不满发泄出来。赖尔提醒我们说这样的威胁叫“先入为主”。
我们应该告诫自己不要在头脑中臆造这种不受欢迎的责备后果。例如,语言和想象会把很小的事情变成大的危机,或者把严重的事情弱化成小的事件,诋毁现实,或者在头脑中产生一些似是而非的念头。赖尔提到希腊哲学家泽诺·埃勒用似是而非的东西来逗乐的一些事情。泽诺说当你把箭射向一个靶子的时候,如果箭只飞向离靶心一半的距离,到达后再继续前行到所剩距离的一半,之后再次到所剩距离的一半……依此类推。按照这种模式,箭永远也射不中靶子。
泽诺的似是而非的故事展示给我们一种精神世界里的因果事件,这里是用语言的游戏代替*裸的现实。例如,用箭射向靶子将导致箭在空中飞行,一般在几秒钟之内,就该射中一个目标。泽诺会站在靶子的位置上吗?当然不会,一支方向性极佳的箭会射中他,就像他所知道的那样。但是,在思维的海洋里,我们可以努力构建一个超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超出现实世界的藩篱。因为这种欺骗带有很高的技巧,同时精神上的因果链很难被戳穿,尤其是在哲学领域,因而想要把事实从诡辩中分离出来,需要有清晰的感知能力以正确处理大脑中存在的威胁。
不要甘当“替罪羊”
你曾经在很无辜且根本就没法改变后果的情况下遭到过责备吗?几乎每个读者都可以描述出至少一次这样的经历。
有些人把别人当做自己的替罪羊,他们把抱怨扔给别人时根本就没有什么理由,仅仅是因为这些替罪羊们容易受到这些抱怨的伤害而已。安伯尔的情况就向我们展示了这种有时候很黑暗的、处于因果抱怨循环下的私人空间。安伯尔打开门,把她的课本放在桌子上,然后走到厨房。在那里,她看见父母正在喝家里自制的啤酒。她的继父一看见她就起身走向她,扬手准备开打,她被吓坏了,一步步后退。她的妈妈说:“我们知道你今天在学校做了错事,这算是给你一个教训。”安伯尔哭着跑回自己的房间。她做什么了?尽管她什么也想不起来,但她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很坏的人。 。 想看书来
第四章 打破自责的锁链(3)
抱怨可能来源于不确定的理由,甚至只是某些人头脑中的虚构而已。在父母亲做出有敌意的诡辩之前,安伯尔努力地使自己做得很好而免于惩罚。她双亲不合理的举动,使他们对她的责备完全失去了理智。但是,对一个少年来说,她怎么知道他们的反应是失去理性的呢?幸运的是,一个好心的邻居照顾了她,帮助她认识到她父母拒绝停止酗酒是多么可笑的事情,也使她认识到自身有许多好的品德和修养。相对于目前的境遇来说,让安伯尔和她的生父住在一起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安伯尔搬去和她的生父及继母住在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