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页)
遭受军阀们的暗算。我们决定中央机构立即秘密搬回上海,以
便加强南方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实现国共两党的合作。
当中共中央根据我所作的二七罢工的报告,研讨领导方面的得失时,陈独秀先生于痛惜
这次失败之余,在发言中曾表示这样的疑问:我们事先是否有方法避免这次的屠杀?马林却
表示完全支持我在这次罢工中的领导,他认为这次争取自由的罢工是无法抑制,而且是应当
积极促成的,在遭到二七屠杀之后,实行迅速退却,也是应当采取的正确步骤。就在马林这
种称许之下,中共中央判定我的领导是适当的。
马林还进而提议,在中共中央搬往上海去作重新秘密布置的同时,应派我去莫斯科报告
二七罢工的经过。他认为:中共已迅速长成起来了,它能将大量的工人组织在工会里,能发
动争取自由的罢工,又能作适当的退却,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凡此都证明中共的领导日趋成
熟,中国工人运动有很大的前途。这些实情,应让共产国际了解。马林这个提议为中共中央
所接受了。
在旧历年刚过不几天(约在二月二十日),我冒着严冬的风雪,从满洲里的旧路,很顺
利的再度越过了苏俄的边境。这正是苏俄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之下飞进行恢复经济秩序而获得
一些成绩的时候。列宁曾很兴奋的向共产国际提出报告,说明苏俄通货膨胀已成过去,现在
政府已积有二百万卢布的储备金。我经过西伯利亚时所目击的情形,也证明比前大有改进,
火车已能准时开行;物质虽仍感缺乏,但物价大体已告稳定;生产也正在恢复之中。
我到达莫斯科后,向共产国际东方部长沙发洛夫、远东部主任威金斯基、和赤色职工国
际的主席罗卓夫斯基等人报告二七罢工的实况。但我的报告似并未如马林所预料的受到应有
的重视。失败的消息之不能引起人们的兴奋,本是人之常情;这在共产国际也不能例外。不
久以前,陈独秀先生出席共产国际第四次大会时,也未能引起共产国际的重视,这与陈独秀
先生讲话爱老老实实,不愿夸张一点似有关系。我的讲话也与陈先生有同样的格调,不愿就
此后发展的远景作过分乐观的描述。何况共产国际那时并无人预料到中国革命大规模的发展
就会在最近的将来降临。一般人只不过想到中共是在那里切实工作,已在斗争中有所表现而
已。
而且当时共产国际正为别的更重要的问题在忙碌着。我到莫斯科后的几天,共产国际即
举行扩大会议,主要议程是西欧工人运动的统一战线和苏俄问题。由于西欧工人多数是在社
111/151
… Page 112…
《我的回忆》第一册
会民主党影响之下,共产国际所提倡的与社会民主党工人建立所谓“下层统一战线”的策略,
并未收到预期的成效。因此这个问题讨论起来是很热烈的;并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所谓苏
俄问题,是因当时联共党内有三十二个高级负责人所组成的反对派,向共产国际联名控告联
共中央领导的错误。拉狄克代表联共中央答辩,向扩大会议声明:联共中央曾犯了上千条的
错误,但不是根本性质的,它已领导革命获得胜利,而且目前情况已日渐好转,这就证明反
对派的控告是不应当的。拉狄克这个声明,多少反映出苏俄当时的实况。我也曾向扩大会议
就中国问题发言,主要是报告二七罢工的经过,但未引起讨论,似仅是这次大会议程中的一
个插曲而已。
我在莫斯科住了约三个星期,共产国际和赤色职工国际的负责人和我在一起,草拟了一
个如何在中国各地组织秘密工会的办法,其内容却是很普通的,多半都是我们已采取过的步
骤。它们(共产国际和赤色职工国际)还答应为二七受难工人和被开除的失业工人葬集一笔
救济金,陆续寄来中国。至于国共合作问题,因孙中山先生返回广州不久,情况还显得不很
稳定,故未加讨论。我这次赴苏的任务,至此告一结束,又匆匆的回国了。
①《向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