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运气,你靠的是努力,”他认真地说,“我们68届初中生,那时被称之为‘知识青年’,学校里其实没有学到什么,你能走到今天,完全是靠努力!”
接着,他谈起了自己的经历。他初到农村时也很努力,曾被推荐上大学,可在最后一刻,农场的主任开后门把自己侄女换了上去。他向上级部门投诉,却毫无用处。他极度悲愤却又无可奈何。那次挫折后,他灰心丧气了,就随波逐流,转眼间人到中年,也就成了现在这个样了。最后,他感慨无限地说道:“当年我若也像你这样努力,没有放弃,也许就不至于今天了。”
我对他深深地同情,但我又能说些什么呢?——他仅是那个大动荡年代的无数受害者之一。说话间,我们的车已到了浦东机场航站楼前,我付了车钱后,又塞给了他一张一百元人民币。他很意外,忙着表示感谢,我却匆匆地要去赶航班了。
我办完登机手续,坐在机舱的位子上,陷入了沉思,直到旁边有人轻轻推了我一下。抬头一看,可爱的空姐正冲着我微笑。我尚未反应过来,她又示范了一下系上安全带的姿势,我这才醒悟过来,赶紧系上了。陷于沉思中的我,没有听到广播里的通知,也没有注意到她刚才在与我说话——飞机就要起飞了。
与出租车司机的那番交谈在眼前挥之不去,我久久无法平静,心里还想着他的那句话:“你靠的是努力!”
我在询问自己:“当年我如果也放弃,那么今天又会是怎样呢?”
我浮想联翩,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过去的年代,先下放到江西农村,后来上了大学……过去的往事,一幕一幕地展现在了眼前。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那年我十七岁(1)
中国在1966年末开始了“文化大革命”,那时我是上海复兴中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不久,所有学校都停课闹革命,这也就结束了我的中学时代——直到十多年后,我才重又迈进了大学校门。不管今天如何评价那一场政治运动,对于经历了那段历史的很多人来说,那是难以忘怀的,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当时在校的高中和初中学生后来就统称为“老三届”,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我是68届初中生,是“老三届”的最后一届,所以我全部的教育也就是六年小学再加一年初中。
后来,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城市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一大批中学生离开了城市,前往农村和边疆地区插队落户。据统计,仅上海地区就曾有一百零九万学生去了各地农村,北至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南至云南、贵州和江西等地。
我们几个要好同学本来约定,要一起去黑龙江军垦农场。我报了名,却没有被批准,是政治审查没有通过。由于具体情况是不告诉本人的,所以我一直以为我是因为“海外关系”被拒,我有个住香港的大伯——很多年后,我才知道情况远要复杂。
最后,我是去江西农村插队落户。我出发时; 寄出行李上写的地址是:“江西省清江县山前公社西塘生产大队叶家村生产队。”
我是从上海郊区的彭浦车站出发的。那个时期,上海每天都要发出数十辆列车,专送上海知识青年去外地。为了解决这一突发的运输压力,上海政府就在郊区设立了个临时火车站,也就是芦席棚搭起的简陋亭子,专用于发送知青列车。
我是1970年3月15日离开上海的,当时情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那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爸爸、妈妈、姐姐和妹妹一起去车站送行。我们一早出发,赶到那里时,发现整个车站已挤得水泄不通。即将离开的都是些十几岁的年青人,而送行的则是家人、亲戚和朋友。
一个老太太抓着个女孩,似乎是她孙女,声嘶力竭地哭喊着,死活就是不让她上车。车站工作人员强行把她拉开、拖住,才使那哽咽着的女孩子登上了车。看着那捶胸顿足的老太太,我妈妈已红了眼睛,我觉得心里酸酸的,就先上了车。
火车缓缓启动了。就在那一瞬间,人群中不约而同,齐声爆发出嚎啕大哭声。那一片哭声是那么地突然、那么地整齐,就如同在交响乐演奏中,当乐队指挥手中指挥棒猛然向上一挥;一下子就进入乐曲的最高潮。那真是个悲壮的场面——却也有悖于伟大领袖的教导。我坐在车厢的座位上,周边的许多男女学生都已哭成了泪人。
我们这列火车是额外增加的,得给其他列车让道,所以比慢车还慢。一路上开开停停,爬了二十几个小时,我也是时睡时醒。到了第二天下午,火车停下来了,听说到目的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