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页)
�5奶跫�俏薹ㄓ胂衷诘南啾鹊模�裁辞蚶嗷疃�刃枰�逵�餍档脑硕�敲环ㄗ杂苫疃�模�蛭���约憾济挥星颍���5那虺�嗽诳翁蒙鲜褂靡幌峦猓�歉挪煌饨璧摹N业挠∠笾校���强梢运姹阃嫱娴模�褪翘�逗吞�叩纳晨樱�约暗ジ芎退�埽�龃硕�选F��切⊙��嵌疾幌不墩饫嗟奶锞对硕�Q��窍驴魏蟮耐嫠#�褪恰白角康痢保杭父鋈朔殖啥�椋�诓俪∩献妨伺埽�飞狭俗プ《苑降囊蛔榫陀�恕U饩鸵�蟛唤鲆�艿每欤�嘶挂�榛睿��愿鐾贰⑸聿拇笾虏徊畹囊话锿�Ь腿菀淄娴揭黄鹑チ恕�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50多年过去了。小学时的老同学,还能记得十来个;有联系的就只剩下2、3个了,而且多半都是以后中学时又同学过一次的。偶尔,小学同学聚会时,大家闲聊的,都是些过去的往事,是回忆为主:某某同学是“惯宝贝”,上学时,后脑壳上还留有一撮头发;某某同学,三年级时还穿开裆裤;某某同学,在课堂上出的“洋相”和笑话,等等,不一而足。不过,都是些鸡毛蒜皮、芝麻大的陈年琐事,无关痛痒的。但人老了,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幼稚可笑的“憨态”,倒也还是有些童趣的;如果老有所成,则更会感到欣慰,甚至会是一种乐趣。因为小时候,似乎除了读书外,是以玩为主的;书也不要呆读,成绩中上等,跟得上班就可以了。但见面的总是那么几个“光榔头”,很有些单调、乏味的感觉。其实,小学时的女同学,虽不在一起玩,但在一起学习,有的还男女同学同桌,彼此间还是有些沟通的,就是因为彼此很少说话,时间长了也就真的隔膜起来。小学的同学,还基本上都是近邻,后来虽然大家都上不同的中学了,每天上、下学的路上也常有碰面的机会。有时男女同学路上相遇,想开口说二句话,却总无人启齿,也就越发生分起来。至今,还能记得几个女同学的名字,但几乎是音信全无了,只是希望大家都能安享晚年,健康愉快!
现在,回忆起来,使我困惑不解的是,这种不正常的男女同学关系,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思想无形的牢笼在作祟,当时整个的思想风气如此使然的;抑或我们自己的思想过于守旧,封建的禁锢束缚了自己?!
封建时代,也不乏青梅竹马的故事:李白的一首“长干行”,不就是描写“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一对钟情男女,终成伉俪,相爱、相思的缠绵诗篇。而且,现在无论从生理抑或心理上考虑,儿童都更需要良好的集体生活环境的呵护,并在其中健康的成长。相比之下,我更觉得自己的童年生活中短少了些什么!
我居然没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小朋友!这也是一件人生的憾事!
2006年9月5日(星期二)
中学生年代(一)
中 学 生 年 代(一)
中学,我上的是南京市金陵中学,一所老的教会学校,六十年代被更名为南京市第十中学。现在追求名校效应,发扬名校传统,又恢复了原先金陵中学的旧名了。
53年报名考入该校时,当时倒并未过多考虑它是所名校,更主要的是我父亲和二个哥哥都是该校的校友。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重新回顾一下中学生年代的往事,也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该校毕竟是一所民国以来的有名教会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只可惜当时大家都年幼无知,不谙世事,对此并不知珍惜,无形中蹉跎了许多无法追回的大好时光,失去了一些宝贵的受教育的良好机会。其中,我始终记忆犹新的是初中时的英语、音乐、美术课和老师。
入学的第一学期,学校还开了半年的英语课,老师是孙良骥先生,一位老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师。当时正值抗美援朝的时期,国内的反美情绪是很高涨的,部分同学对学习英语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抵触情绪,英语课很难教。资历高、水平高的老师,给初入学的学生,从abc开始教授英语,不啻是在上扫盲课,已经很委屈他了;但学生们并不领情,很多人根本就不好好地听课,也很少有人还回家复习的。课堂上,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教师苦口婆心地“哀求”同学们好好地学习。教学真是无法开展,哪怕是教师提问也很困难!因为半数以上的同学,连单词也记不全、不会读,更谈不上什么朗读课文了。这实际上是当时的政治形势和气氛造成的结果!半年后,初中就取消了外语课的设置。
说实话,就英语的入门来讲,孙老师并不是我的良师。因为,当时英语课每周仅2课时,而且,学生不学,老师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英雄无用武之地”,没奈何只好糊、混了一学期;就是好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