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销产品首先推销自己。我暗暗冷笑,心想你娃少他妈装蒜,在熊奇面前班门弄斧,你还不够火候。我简单介绍公司的业务方向,问及薪资待遇要求,陈少华狮口一张:“底薪三千,业务提成4%。”我又暗暗冷笑,旋即给出两个选择:其一,底薪一千八,业务提成2%,月均销售任务八万;其二,底薪三千,提成4%,月均销售任务十五万。我让他回去考虑,觉得有合作的必要,直接打我的手机。他又屁颠屁颠地走了,当晚就打电话给我,接连叫了几声熊哥。我笑嘻嘻的,说你都考虑清楚了吧。他说考虑好了,等我完成月均十五万的销量,熊哥再酌情增添工资。挂断电话,竟对陈少华心生敬意,佘姐看人*不离十,陈少华敢拼敢搏,的确是块销售好料。
穷大学生创业发财记…血战到底 第20章
三千件货三名工人扛了两小时。我和陈少华帮着扛,这厮虎背熊腰,连扛五袋,气也不歇一口。我扛了三袋,累得像头老牛,爬在楼坎上气喘吁吁。陈少华当即就笑话我:“熊哥肯定夜事过多。”我笑道:“非也非也,老牛啃嫩草,啃多了消化不良所致。”搬货是体力活,我俩本可站在一边指挥搬运工码货,无聊了抽支烟。其实帮忙扛货由我起头,陈少华见我亲力亲为,二话不说把自己当驴使,做完工满头大汗,顺手一抹成了大花脸。我忍不住笑道:“咱俩成了‘山城棒棒军’。”这厮不以为然地说:“权当锻炼身体,而且熊哥完全有这个必要。”说完问我,“平常喜不喜欢锻炼?”我说:“运动项目除了跳水我都擅长。”他笑了笑说:“我只爱篮球,每个周末都要去川大打一场篮球。”
大学那几年我一直打中锋,奋力一跳,离篮筐只有三厘米。每次学校举行篮球比赛,一旦我做出扣篮姿势,班上的女生拉拉队就吼个不停:“熊奇,雄起!”音调之高,声浪之长,堪比刘翔跨栏时中国观众的呼声。那时我觉得自己是乔丹,如果再长高十厘米,估计现在比姚明还火。
陈少华现在是单身,被窝凉薄无牵无挂,周末少有去处,适当运动也是应该。我等创业青年,马不停蹄黑白颠倒,哪有闲日舒筋活骨。我当即阴他:“你能保证月均销售业绩十万,你可以不按时上班。”他陡然一怔,捏着拳头说:“我绝对证明给你看。”我暗自冷笑一声,心想你果真有那本事,莫说不上班,我给你多发五万奖金。销售算得上是一份自由职业,大公司人多势众,制定规章约束员工无可厚非,我觉得小公司就没这必要,屁股大一块办公地盘,上午晨会下午大会,搞得跟传销似的。
我见证过一个团队的死亡。前年我卖六粮液,老总通过猎头公司挖了一名职业经理人,据说在业内小有名气。那时销售队伍加他才六个人,这厮每天讲道义:世界五百强是怎么成功的?微软为什么一直硬到现在?他演讲时比奥巴马还神气,我等听得直打瞌睡。后来我做深入总结,这厮从外企到小企,环境落差太大,他没端正位置,未能和群众走到一起,才将团队带成一盘散沙。我在那间公司做了四个月,先我走了三人,剩下两个每天开完会蹲茶楼斗地主,混得底薪两千,日子倒也滋润。
陈少华拟定一份出差计划,这厮出发前我给他上了一堂销售课,主要分析周边城市人的性格,知己知彼了,才能百战不殆。四川是盆地平原,以成都为中心,周边有七区十二县市,前两年我做销售,足迹遍及每一个地方,对当地人文颇有了解。我发现四川人的共性特征,是爱玩“太极拳”,他们在生意场上乐于周旋,表面优柔寡断,内心悄悄拨弄小算盘,明争暗斗中弥漫硝烟。陈少华听得迷糊,我就直截了当,说他们喜欢假打,假打的意思懂不懂?陈少华说懂懂,李伯清的口头禅嘛。我说光懂假打还不够,要学会如何应对追打,陈少华一愣一愣的,我说:“他假打你也假打,拿捏好度就行了,最终你得表现出诚实守信的姿态。”一番深入讲解,陈少华直叹“听君一席话,胜读万卷书”。
这厮找表姐借支三千,风尘仆仆杀往二级市场,前脚刚刚踏出店门,表姐一脸忧虑地说:“这人横看竖看就像一名通缉犯。”我苦笑着说:“只要他有业绩,管他张三李四王麻子。”陈少华跑了一星期,灰头土脸杀回成都,除了一摞客户名片,一条有用的信息也没有。我当即就想发怒,看看他乏善可陈的脸,只好压住火气问他:“你作为老业务员,怎么一点收获也没有。”他摆了摆手,长叹一口气说:“熊哥若是不信,你可以亲自下市场,如今客户屁股夹得紧,金融危机造成资金链断裂,代销可以,现款结算免谈。”我拍着桌子跳了起来:“真他妈的岂有此理!”陈少华脸色一黑,埋下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