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责任为第一优先考虑。当然,如果按照组织内部的角色分配,这样的作法是正确的,但问题是如果太执著在这点上面,就会失去整个公司的视野。这种管理者也相当的多。有时候,从副董事长到董事,他们会认为“只要疼爱自己的公司就行了”,所以对其他的事业部、其他部门、其他团队,就好像陌生人一样毫不关心。更甚者会彼此抱着仇恨。实际上也有很多情况是同一公司的分店,或是营业所争夺同一个客户。
但是很奇怪的是,他们都属同一公司。如果他们能站在公司整体的立场上,考虑公司利益的话,这种情况应该就不会发生了。
但是实际上为什么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对一个管理者的评价,是来自于自己的管理的部门业绩好坏而定。现在的公司状态就是这样的。我们可以了解,造成站在全公司的角度来做事这种论调放在理想的背景为何。但是我们应该要先将数字从脑子里面拿掉,将视野放在全公司和长期展望上,这种观念是管理者所必备的。
这也就是用“经营理念”来看事情的意思。
换句话说就是,忘记无聊的纷争,用长远和宽广的眼光去看整体,判断事物。
能不能培育出具有这种观念的三十岁的中层干部,将会影响这家公司未来的前景,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
三十岁的中层干部如果想用更开阔的视野,可以先练习站在上一级的位置看事情(例如职员站在科长的立场看事情、科长站在部长的立场看事情),并且练习如何做出正确判断。
〈三〉提高数字的敏感度
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
管理能力→流程→经营→这个路线里面不可缺少的就是“计数感觉”。也就是“对数字的敏感”。虽然有人会找借口说“我对数字没有概念”来逃避,但是身为社会人这样是不行的。因为计算这种基础能力应该在二十岁的初级阶段就培养的。但是计算能力我们前面就提到,现在有电脑和计算机可以成为我们的计算工具。
相对如此,计数感觉就不是这么简单了。看到一个数字,要知道如何从中获得资料,加以判断并运用在管理上面,这种能力就不能领导公司了。
最近也有情报指出开始开发一种新型的电脑软件,可以代替人类,但是即使如此,下达最终判断和决定的,还是人类本身。
不管怎么说,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业务执行方面,都必须要有敏锐的数字感才行。
而说到经营,一定有很多人联想到各式各样的财务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等等。经理部门的人员就不用说了,营业部门、技术部门等经理部门以外的人员,也应该要了解基本的财务报表的意义,并学习应该如何应用的技巧。有些公司也会将这个当成员工的义务,这点相当不错。
对于企业人来说,当然除了要有专门范畴的技术和实务,如果在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有人问你“你们公司的合资和资产状况如何?”的时候,你至少要答得出来。这一点在二十岁的阶段就应当要学习的,最迟到三十岁至四十岁的前半期———成为部门领导者或是管理者之前,就应该学起来才好。
其实,直接能在实务上面发挥作用的计数感觉是原始意识和劳动状况。但是将这些数字集合起来,加以整理就成了财务报表。
身为公司领导者至少要知道,现在自己的公司劳动程度达到多少,在工作的同时,要随时拥有数字的感觉是很必要的。
数字精确的重要性
这怎么说呢?如果只针对结果报告“一天工作的结果就是这样”,根本不能称为管理。
如果用这种方式经营公司,也就是只抓个大概进行公司管理和运营,营到最后可能会使公司陷入困境。
这种计数感觉最重要的是,一般来说至少要将小数点以下两位的数字随时记在脑海里面才行。根据T·P·O对于小数点以下一个数字都是马虎不得的,例如当天的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等等如果小数点后面一个数字不对劲,都会引起大问题。不仅会产生金钱上的耗费,也会浪费了大家努力的结晶。同样的,金钱出纳和财务报表的数字也需要相当高的精确度。日常的生产、销售分配、计划,还有现在的变化程度有多少、是否有问题等等,为了能及早处理,一般来说数字通常取到小数点以下两位(视情况不同也可以取到小数点以下第一位)。但是也有很多部门的负责人不能确实抓住自已部门的数字。
平常与其注意相当精细的数字,不如将重心放在“数字的变化如何”。这时候如果“不合计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