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页)
不能超过五块钱,家乡网吧一块钱一小时,即单次上网不能超过五个小时。同时我还跟三嫂说:现在城里学生几乎没有不会玩游戏的,你越不让他玩,他就越想玩越偷偷摸摸的玩,因为同学同伴大家都在玩,这个年龄父母的话不如同学的话有作用。谁知道这么一来,侄子竟然沉迷其中,成为了顶尖的游戏高手。
恰巧临近年关,我欲回老家过年,于是顺便取道三哥家临时住了一段时间。通过这段时间,我终于明白了问题的根源,但是要解决问题,却十分不容易,因为这牵涉到目前的社会环境和父母素质教育方面的问题。这才是孩子宁愿呆在网吧不愿呆在家里的根源,这才是家庭问题家庭冲突孩子不听话的根本原因。
具体到三哥家,三嫂初中文化程度,对孩子管理简单朴素。三嫂操持全部家务,家庭打理还算有条有理。我在她家住了一段时间,加上多年的观察和了解,仍然看到了传统母亲问题与局限:
一是太过偏爱女儿,对儿子关心不够,女儿要什么有什么,儿子要什么要讲价钱打折扣,家里女性味道太重,男性影响力严重欠缺,三哥长年不在家是一个原因,三嫂绝对主内是另一个重要原因,这就造成了儿子在家地位低了女儿一等,家里出现不公平现象;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14节 孩子萎靡背后的故事或事故(2)
二是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小城攀比现象非常严重,拿自家孩子跟别家孩子比较,孩子成绩胜过对方就会趾高气扬高人一等,而成绩不好的孩子,就会成为父母尤其是母亲责骂责罚和情绪发泄的对象,许多孩子就这样被比得、逼得失去了所有的快乐,家庭不再是温暖的港湾,而是父母在外受气回来发泄的场所;
三是社会风气影响严重,物质主义和享乐思想泛滥。打麻将是小城也是中国人最普遍的娱乐方式,三嫂和附近的邻居都很熟悉,很多家庭主妇都处于半退休状态大把业余时间,打麻将就是成了共同的爱好和上班方式。母亲们一打牌,孩子回到家,父母都不在家,家里毫无家庭氛围,只能独自玩。时间一长孩子们也慢慢找到了玩伴和新的玩乐方式,也不再想回家,家庭成了空巢:男人在外谋生应酬喝酒,女人打牌消遣,孩子在外面玩或网吧消遣,大家各取所需各有所乐。家庭空空如也,不再是什么温暖和幸福港湾了。
这种状况持续时间一长,家庭问题就会出现了。于是家庭麻烦和冲突滚滚而来源源不断,今天这家孩子网吧打架,明天那家孩子逃课逃学,后天又有一家孩子偷盗行窃,再有一家孩子厌倦家庭厌倦上学、不跟父亲打招呼就跟几个同学去广东打工去了。在三哥家住了一段时间,跟他们的一些邻居交流,几乎家家父母对孩子不满意,同样的,几乎家家孩子对父母也不满意。只有一家除外,那是老家的一个堂哥,他们家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加上从农村迁上县城不久,两夫妇下班后早早回家,很少打麻将很少去应酬,但这样一来,他们的两个孩子却很令人放心省心,他们家也是附近最和睦最没有纠纷的家庭。
这位现年已经30多岁主修心理学的朋友,掩饰不住内心的焦灼,继续讲述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不论在我的记忆中,还是在我与侄子的数次对话中,我明显能够感觉到他被家庭的伤害,对家庭的失望,虽然他嘴上不明说,但是他明显地流露出对家庭对学校的失望。他对什么都无所谓都不感兴趣,那是他缺乏自信缺乏自主和逐渐、并且缺乏生活乐趣的表现。这对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自信满满的年纪,是一种很令人心酸的悲哀。我侧面跟三哥说了,但是三哥长年不在家里不在孩子身边,他又能为孩子做些什么给孩子什么呢?也许多点回家多跟孩子深度交流,改变以往比较暴躁的脾气,可以某种程度的让孩子重新找回对家庭的感觉,重回正轨。
有些父母为了家庭的生计,有些父母为了自己一时的快乐,置孩子的日常需要和身心需求而不顾;有些父母则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和心理,对孩子实行绝对的控制,孩子稍有不从就会招来严厉的批评甚至打击,甚至鼓动家人联合对孩子进行打击,这对孩子的伤害该有多大!我们的父母常常在家庭和孩子教养方面,自己放火纵火玩火,把孩子推出家门,推向网吧甚至推向犯罪的边沿,而父母还在口口声声说爱孩子!假借对孩子的爱,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虚荣,才是家庭矛盾和家庭问题的根源所在!
发生这种情况的最根本原因是父亲教育观念的落后、教育方法的失当和教养责任的失位,父亲责任的缺失在当代社会主要体现在:父亲专注于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