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1/4 页)
这句话带着明显的责问味道。会同馆大使小心翼翼地瞟了一眼朱棣,暗自揣摩着朱棣身份的同时,吞吞吐吐地答道:“我原本是准备明天向主事报告此事的……”
布平皱了皱眉。
“可是你刚才却说,朝廷军队中的将士若陨于战阵容易确定,但有邑贵族麾下的战士是否为国捐躯却不容易确定!”
会同馆大使脸色微窘,见朱棣面无表情,于是辩解道:“我说得不对吗?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才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考虑,待将问题想清楚后再向上官汇报。”
这个会同馆大使显然是欺负布平不懂中国官场上的奥秘。若这个九品官真的打算按正常程序向上级汇报,直接将布平的要求一字不改地向上级汇报就是了,根本就犯不着将问题想清楚。
将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勇士葬入烈士陵园于朱棣而言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如此一来,待不同的民族拥有了共同的信仰,那便会大大增加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进而使得民族融合更加顺利!更重要的是,明朝的政府军队无论在骑兵还是山地步兵方面都不占优势,若是能够有游牧民族组成的骑兵和少数民族组成的山地步兵完全听从中央调遣,那能省多少人力和资源啊?想到这里,朱棣不由对着会同馆大使冷冷地哼了一声。
“本朝向来强调‘华夷无间,一视同仁’。既然如此,为国捐躯的将士自然不分华夷均可进入烈士陵园……”朱棣转念一想,会同馆大使的狡辩虽说是推脱之词,但也不无道理。若是任由少数民族自行确定进入烈士陵园的资格,不免过于儿戏。“当然,会同馆大使的顾虑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两位可上书朝廷,要求朝廷派遣监军和宪兵卫,得到确认后,为国捐躯的勇士自然能够名正言顺地进入烈士陵园。”
会同馆大使见风使舵的本事在此刻发挥的淋漓尽致。“正是如此。昨天你没有正式的文书,我怎么好空口白话向上司说?若你写一篇申请文书,我自当将之转交上司,今天也不会闹出这样的事。”
布平略一沉思,点点头,朝朱棣一拱手。
“多谢。”
言毕,布平便转身进会同馆里面走去。
巴特尔发了一会儿愣,恍然大悟地大叫一声“我也要上书申请!”,转身也往会同馆内跑去,显然是不甘落在布平之后。
既然已经看不成热闹了,朱棣等人便继续原来的行程。
路上,周忱突然问道:“毕兄,你觉得朝廷会同意派监军然后承认少数民族也能进烈士陵园的资格吗?”
“为什么不承认?”
周忱撇撇嘴。
“太便宜他们了。”
“朝廷也便宜。以前想往少数民族的部落军队里安插监军困难无比,这么一弄,却可以等着少数民族请求朝廷派遣监军。有了监军,暴乱骚动之类的事自然会减少。”
景秀默默品味了一会儿,说道:“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不大相同。朝廷的军队相对集中,一名监军便可以监视一支建制颇大的军队。而少数民族地区却是一山一寨自成一国,更何况如今朝廷又公布了有邑贵族制度,那些小部落的独立性更是得到了保证和加强。若是一山一寨都得派遣监军,那得派多少啊?朝廷有足够的人手吗?”
“怎么没有?”朱棣一笑。“当今皇上在公布《武举法》的同时还公布了《低级武官考评及升迁制度》,这些低级武官若是无法通过考评会失去原来的职位。然而我朝的低级军官例如小旗、总旗、百户等都是世袭官职,这便容易导致失去职位的低级武官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朝廷原本准备将不称职的低级军官到到移民屯去当组长、屯长等职务。”
“对移民屯而言,有了低级军官的领导便可以增强移民屯的自卫能力;对那些军户而言,他们虽然失去了原来的军职,却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心中就不会有太大的怨气。初期移民屯的数量太少,很多失去职位的低级军官将暂时无法安置。然而一旦少数民族要求朝廷派遣监军,便可以将剩下那些无法通过考评的低级军官派往少数民族部落担任监军了……周忱,你发什么愣?”
“我在想,”周忱挠挠头,不好意思地一笑。“我还不知道《低级武官考评及升迁制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九章 军户的出路(上)
“优秀的高级将领需要懂得谋略,而优秀的下级武官则更侧重于武勇。”
在夕阳的照耀下,朱棣的神态略带一丝得意。
“每个朝代的初期,军队的素质都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