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第1/4 页)
② 糌粑系以青稞磨成粉,炒熟江上牛酪,用手揉成团子,这是当地人民的主要食品。
第二章 懋功之会
我与毛泽东等在懋功初会时,双方在政治军事以及两军的关系上,就表现了针锋相对的
看法。这些情形,现在说来,有些似是可笑的,可是确系不折不扣的事实。自然这些分歧也
决不是偶然的,主要是统治着中共中央的王明路线(即中国的斯大林主义)和毛泽东的游击
英雄主义,与我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所产生的多年来对中央领导的不满(特别是对苏维埃运动
的政策),彼此碰个正着。人们在患难中总想避免争端,实际却适得其反。特别是缺乏民主素
养的中共,不善于解决内部争端。
一九三五年六月间,我以兴奋的心情,由茂县赶往懋功与久别的毛泽东等同志会晤。茂
县方面则有徐向前陈昌浩等留守,我军的指挥机构也继续在茂县办公。
我由茂县经汶川理藩前往懋功,沿途多系藏族聚居的区域,这一带河流湍急,竹索桥、
悬空架设的木桥、牛皮艇和吊索等便是河上的交通工具,行军自然极为不便。汶川以西更是
一大片原始森林,四川军阀为了搜刮钱财,组织木材公司,在这里任意砍伐树木,乱七八糟
倒在地上,沿途河边道路上遍地皆是。他们要在水涨的时候才将这些木材就近推下河去,顺
流冲下,到汶川再行扎成木排外运。他们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木材的损毁率极大,而且因木
材的阻塞,在山洪暴发时使河岸道路更易于为激流所冲毁。我和我的随从人员在这一带经过
时,也因这些木材的阻隔,增加了不少旅行上的困难,有时甚至要绕很远的密林山道,才能
通过。
这一带藏族各部落人民,似是特别驯良,信奉喇嘛教,一切习俗与汉人截然不同。藏族
所居房屋,多是用石头建成的神人畜三层楼。底层是供牛羊用的,积满了牛羊粪,黑暗而又
不通风,臭味四溢,污秽不堪。藏人似因避免牛羊受冻,也珍惜可作燃料用的牛羊粪,就顾
不得卫生条件了。第二层住人,房间对外,除有些极小的通风洞以外,没有窗户,楼下牛羊
粪的臭味弥漫室内,几乎使人窒息。第三层则是佛堂,收拾得很清洁,室内正中供奉着佛像,
周围摆着许多经卷,这时最神圣的地方。我在藏人的房屋内,看见睡房内堆满了青稞牛酪衣
物等,倒也收拾得整整有条,只是很少看见铁器。据说藏人最珍惜难得的铁器制品,因而收
藏起来,以免被人损毁。藏人信奉喇嘛教的虔诚和他们死亡率的高的惊人,任何有近代知识
的人,一走进他们的屋里,就不难一目了然。
这个偏僻的地方,外人的势力也是伸入到了的。我从通江一路到这里,所经各县大集镇,
往往看见十字架为标记的教堂,其中有些还是由外国传教士主持的。日本人的足迹,也遍及
这一带地区,他们有些经营照相的业务,有些就径行买卖鸦片吗啡。我在理藩附近,到过一
所教堂,规模相当大,表示出外人在这里的力量。
这所用石头建成的教堂,在当地可算是一座伟大的建筑物。有一位西人传教士,常住在
哪里。我第三十军路经这里时,他避开了。教堂内一切如故,没有受到任何损毁。这个教堂
设有很大的养蜂场,教堂附近开垦了大片土地,栽种各种农作物,教堂内存放着成包的谷粮,
和大批农具。这一切表示这个传教士曾雇用很多工人操作,竟是当地的大地主。他大概是很
善于享受的,设有很精致的磨房,显示他所吃的粮食是经过磨房精制的。他还从外面运来了
大批舶来品,如整箱的金山橙苹果洋酒等,可供他个人长期使用。
82/166
… Page 419…
《我的回忆》第三册
我急于赶往懋功,无暇在沿途多所观察。我和黄超及十余骑兵卫士,翻越一座座的高山,
穿过茂密的原始森林,跋涉一些杂木丛生的乱石坡。这样,走了三天多时间,快要到达懋功
北面九十里的抚边,这里便是毛泽东朱德等暂时驻扎之所。六月的一天下午五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