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满城尽带黄金甲诗词 > 第12部分

第12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火影:从百分百完美虚化开始!入住黄金庭院后,爱莉拉我直播女扮男装后,我被校花疯狂表白风流短跑之神时空中的深情鲁鲁修凌驾于诸天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网游之熟女陪我上青云穿越恋歌:上官与夏侯【HP】布莱克家族莫名其妙的异世界冒险英雄联盟之玩家对战强势文化手册特种兵张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学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里的英雄传奇四合院之剥夺一切暗区突围之黑金指挥官当原神照进现实家养辅助投喂指南[电竞]

卫,无论老少,统统当场杀死。而事后,韩建仅以诸王“谋逆”告诉昭宗,草草了事。昭宗心中的怨恨和恐惧可想而知。

即使这样,昭宗还被迫封韩建为守太傅、中书令、兴德尹,封颍川郡王,赐铁券,并赏赐御笔亲书的“忠贞”二字。这时候的昭宗,因为朝不保夕,已经完全失去先前进取的锐气。

华州节度使韩建在当时实力不算强大,竟然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然令其他强藩不平,其中反应最强烈的就是朱温。朱温当时在众藩镇中实力最强,地盘最大,只有他敢于与彪悍勇武的李克用争锋。韩建与李茂贞商议后,也害怕朱温出兵来抢夺昭宗,于是将昭宗主动送回长安。

经过两年多形如囚徒的生活,昭宗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不但不思进取,还开始自暴自弃。他性情愈加暴躁,经常酗酒麻痹自己。因复兴无望,变得喜怒无常,动不动就杀死左右侍奉的人来排泄愤怒。此时的昭宗,已经是一个凶狠暴虐的人物,行为不可预知。这引起了宦官们的恐惧,生怕哪一天不小心就被昭宗已杀死。宦官刘季述、王仲先,枢密使王彦范、薛齐屋四大宦官暗中合谋,打算废黜昭宗。

光化三年(900年)十一月的一天,昭宗在禁苑中打猎,大醉而归。当天夜间,昭宗突然发怒,趁酒兴亲手杀死身边宦官、侍女数人,宫人大为恐慌。第二天上午,昭宗还宿醉未醒,宫门不开。宦官刘季述、王仲先借机要挟宰相崔胤召集百官。崔胤怕死,率领群臣在同意“废昏立明”的文书上签了字。宦官们随即率领禁兵入宫。此时,昭宗刚刚酒醒,突然看见有兵士进来,“惊坠床下”,爬起来刚要逃跑,却被刘季述、王仲先拉住,左右挟持着坐下。

[崔胤,字昌遐,乾宁二年(895年)进士。王重荣为河中节度使时,曾辟请他为从事。后进入中央朝廷做官,不断得到升迁。唐大顺年间,崔胤历任兵部、吏部侍郎,不久又以本官任平章事,这是崔胤第一次拜相。唐末王室衰微,大权旁落,宦官与朝臣南北二司互相争权倾轧。双方都暗结朋党,结纳外镇的藩帅。崔胤为人阴险狡诈,工于心计,又善于阿谀附合,外表看上去老成持重,实则内心险恶。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杀进长安时,宰相杜让能、韦昭度、李谿先后被杀,崔胤却幸免遇难,由此可见他善于在乱世中生存。昭宗回长安后,罢免了崔胤的相位,出为岭南东道节度诸使。崔胤立即秘密写信给朱温求援。在朱温的要挟下,昭宗无奈,只好召回崔胤任平章事,再度拜相。崔胤先后四次拜相,时人称其为“崔四人”。]

昭宗皇后何氏颇为见识,见大势不妙,立即站出来周旋:“军容长官本是护卫官家的,你们不要吓着他,有事请各位做主就是了。”宦官刘季述立即拿出有百官签名的文书说:“陛下厌倦了这个宝位,大家的意思是要太子监国,请陛下颐养于东宫。”昭宗却不想让位,自己辩解说:“我昨日与卿等欢饮,不觉过了点,何至于此呢!”何皇后立即说:“圣人就依他们的意思吧!”随后,何皇后当着昭宗的面,取出传国宝玺交给刘季述,表示昭宗同意退位。

昭宗和何皇后及侍从十余人随后被关进东宫少阳院内。刘季述还以银杖画地,当面历数昭宗罪过:“某时某事,汝不从我,其罪一也……”如此数十不止。之后,刘季述亲自给少阳院院门上锁,门上的大锁也用铁水熔固,防止有人进出。昭宗等人的饮食就从一个墙洞中送进去。

同一天,宦官假传昭宗之命,立昭宗子李裕为皇帝。

宰相崔胤曾劝昭宗诛杀了宦官宋道弼、景务修等,令宦官们对他十分畏惧,不胜忿恨。刘季述虽然痛恨崔胤,但却因为畏惧朱温而不敢杀他,只是罢免了他的相位。崔胤立即告难于朱温,请他发兵相救。刘季述也派使者去见朱温,表示愿意奉上大唐社稷。朱温虽然有当皇帝的野心,但感觉此时还不到时机,他还需要昭宗这张牌。权衡利益下,朱温囚禁了刘季述的使者,派亲信蒋玄晖秘密进入长安,与崔胤秘密策划,打算铲除宦官,迎昭宗复位,挟天子以令诸侯。

天复元年(901年)正月,崔胤联合神策军将领孙德昭、董彦弼、周承诲三人,发动神策军(禁军)打败了刘季述,迎昭宗复位。昭宗在群臣的朝贺中“反正”,黜太子李裕为德王,杀刘季述党羽宦官数十人,刘季述被乱棒打死,暴尸于市。这场宦官发动的宫廷政变,不到两个月就失败了。神策军将领孙德昭、董彦弼、周承诲得到重赏,时人称为“三使相”。

昭宗复位以后,鉴于刘季述之乱,迫不及待地要尽除宦官,便命崔胤和陆宸分掌左右神策军,尽夺宦官兵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好心的木之本君源动力客串情夫被看透的小心思侯爷当娶,一等嫡女已逝爱与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