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山年谱》除漏列大学各科成绩、研修课目等重要且已取得的史料外,罗家伦主张孙中山在伦敦“蒙难”,是因自行走入清廷驻英大使馆“两度斥责”清廷官员,以致被清廷扣押,更遭多位国民党史研究者批判,指罗以政治观点无端美化孙中山,不但歪曲历史,更无法解释清廷在英国领土绑架孙中山的事实。
老年性格趋于沉稳的罗家伦,手握“党史”、“国史”诠释大权,面对外界质疑,并未公开反驳从而避免了新一轮的文字论战,最终他选择用人际手腕化解僵局。为响应关于“孙中山与革命时期等专门著作、论述数量太少,欠缺权威版本”的批评,罗家伦于1965年9月2日借庆祝孙中山百年诞辰之机会,以“国父学术论着编纂委员会”召集人身份宣布,将发行《孙中山学术论着全集》约一千五百万字,内容包括蒋介石关于孙中山七十余万字的论述和著作,还一并编纂了三百多篇中华民国先烈先贤的传记。
国民党五四运动样板
在国共内战时期,关于五四运动究竟由谁发动,一度引发笔战。罗家伦在一篇《“五四”的真精神》文章中 ,坚持五四运动完全基于青年的爱国情操,没有任何政党或政团介入。但他说,当初是孙中山支持蔡元培接任北大校长,因此五四运动应该与孙中山的主张一致。罗家伦也一反五四运动打倒旧传统、旧思维的主张,认为传统国粹应该与近代教育融合。
但国民党迁台初期,对五四运动并无好感,守旧派甚至认为胡适等人推动的新文###动,是想摧毁传统,形同为中国共产成立新中国铺路,所以在张道藩主持的“文艺协会”所出版的相关著作中,对五四运动、新文学革命运动只字未提,等于认定五四运动属性有问题。
胡适虽是台湾的学术大家,也遭到国民党偏激分子不断批判。所幸有人提出,孙中山曾说:“五四运动革新青年学生思想,为中国未来事业革新做出准备。国民党得以收革命之功,均赖五四运动的思想变化,以及革心的功效。”五四运动与五四运动健将这才不至于被国民党划为“左派”。
罗家伦 被政治消磨了五四光芒(8)
直到中国共产党对五四运动的强力宣传让国民党很不是滋味,台湾当局才有所警觉并态度丕变,迅速决定为争夺“五四”的诠释权发动五四主导权论战。由于胡适常在美国,五四期间拿大旗的傅斯年已猝然而逝,国民党只好推出曾为五四游行撰写宣言的罗家伦领军。
从此原被戴上红帽子的五四运动,摇身一变成了学生爱国运动与白话文革新运动,并将5月4日定成“文艺节”。1955年5月4日,罗家伦承命向大陆广播,指五四运动是一群有文化意识的爱国青年,基于国家民族之爱的自动自发运动,是新文化运动与爱国行动的合流,与“五四”之后两年才正式成立的中国共产党组织无关,李大钊当时也非共产党员。罗家伦关于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也无独立组织的说法,同时成为国民党的官方宣传版本。
罗家伦认为,五四运动核心在于“外争国权”—— 打倒帝国主义,“内除国贼”—— 打倒军阀势力,标榜“科学、民主”,因此是中国的启蒙运动。他提出五四运动的三阶段论:第一阶段是文学革命,推行白话文;第二阶段是新文化运动,解放人民思想;第三阶段则是爱国运动。
同时,罗家伦指出,五四游行当天,虽然攻进曹汝霖住宅,殴打章宗祥,二十三名学生被捕后获释,毕竟属于小规模冲突;也是因为爱国学生觉得和约问题并未解决,亲日政客也未打倒,必须再接再厉,才有六三游行示威,北洋军阀逮捕千余游行群众,引发全国公愤;其后,上海、天津等地陆续响应罢课、罢市,阻止巴黎和约签字,让亲日政客下台免职,才初步达到爱国运动的目标。
为声援罗家伦,国民党多次邀胡适赴台讲学。胡适说,“五四”就是青年的爱国运动,强调自由思想,抵制教条主义、刻板主义。
面对中国共产党提出陈独秀以“文学革命论”带领“五四”之前文学革命
思潮,李大钊带动学生共产主义信仰与行动的宣传战,乃至鲁迅等人在文学
创作上的冲锋效果,国民党政府被迫必须肯定胡适等人的历史定位与发展新
文学、新文化的努力,方能解决“五四”是否由共产党领导这一重大问题。所以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以及文学解放的观点,被国民党重新赋予极高的评价。
事实上,傅斯年、罗家伦等人虽然发动并参与五四学生游行,但被当做五四精神导师的胡适,却是彻彻底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