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文艺政策的大方向。
随后蒋介石主张以“战争文学”引领“###抗俄”风潮,带动文艺与社会改革,确立台湾自50年代以降,为期约二十年的战斗文艺创作路线。
在“文化清洁运动”的政治风潮下,罗家伦完全配合,成了个“没声音的人”;同时他接下台湾的“中国国际笔会”会长一职,俨然是国民党的“文坛祭酒”。
“笔会”为一国际性的组织,旨在提供国际文人进行文学意见交流与社群互动的机会。“中国国际笔会”于1925年在上海成立,首任会长是蔡元培;由于战乱不断,笔会一度中断运作,直到1957年才在台北复会;第二任会长是张道藩,时任“考试院副院长”的罗家伦在1959年出任第三任会长。笔会参与者梁实秋、余光中、王蓝等都是散文名家、文学家、诗人。但张道藩、罗家伦两人的公职、党政身份,让笔会的政治味太浓,运作颇尴尬。罗家伦卸职后,交由林语堂接手,笔会的运作才又正常化。
“国民党党史会”于1930年5月1日成立,原称“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由胡汉民、戴传贤等五名常务委员执掌党史编纂;1936年改采主任委员制,副主任委员就是罗家伦。1948年底,内战紧张,蒋介石决定将国民党史料移至台湾彰化糖厂,再陆续搬迁至洪家祠堂等三处民房存放。当年8月8日,“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通过罗家伦担任党史会主任委员案,吴敬恒、于右任、丁惟汾、钮永建、王宠惠、邹鲁、李文范、张群、张其昀、王世杰、吴铁城、张厉生、狄膺、洪兰友等同时获任“党史会”委员。罗家伦任党史会主委九年后,基于国民党党政一体的体制,又于1957年6月30日兼任“中华民国国史馆馆长”。
罗家伦在台虽被归类为文坛大老、党国大老,但无论在创作或施政领域并无显着成绩。简体字争议风波之后,罗家伦全力配合蒋介石的各项决策,更让他成为蒋介石一阵阵宣传攻势的配角与代言人。虽然国民党赋予他主要任务是为国民党与“中华民国”编纂史料,但除了他在1951年扩编了胡汉民在二十年代编纂的《总理全书》以及1958年出版了《国父年谱初稿》外,罗家伦对国民党党史始终欠缺具体而明确的研究成果。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罗家伦 被政治消磨了五四光芒(7)
据“国民党党史会”人士解释,罗家伦在“党史会”的工作从学术着眼,希望通过充实史料,以科学方法保存、复制、归档管理,以提供系统化史料让学者研究。但蒋介石尚在,许多敏感性历史档案未开放,资料不齐全,因此罗家伦主张民国史不能修,民国文献丛编也无法出版,“党史会”、“国史馆”自然只能保存史料,“努力从事准备工作,建立良好基础”,让未来史家凭史料“继续发扬国史” 。罗家伦晚年健康不佳、精神不济,修史抱负还是无法实现。
“国民党党史资料馆”于1960年落成,存放国民党迁台前后的大笔资料。罗家伦向台湾“立法院”报告的历史档案显示,经史料编纂委员会征集,握有抗战与国共内战史料一万八千多件,保管各级政府档案史料六百余箱,完成史料编目二十五万多件,出版孙中山年表、年谱、革命文献、先贤文集等多种著作。进一步归档工作,则是在1979年秦孝仪继任“党史会”主委后,才将蒋介石存放于大溪与芝山的史料移到阳明书屋统一管理。
对编纂史料、推广国民党党史,罗家伦倒是别具创意,曾经提出不少新点子。为了让台湾民众了解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贡献,1952年罗家伦促成开放位于台北市圆山旁的忠烈祠,供民众瞻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仪容与事迹图片。1953年11月,他力促“党史会”开放位于中山南路台北火车站旁、日据时代的梅敷屋旧址,改为孙中山史迹馆,以纪念同盟会时期,孙中山曾于梅敷屋短暂停留,与同志共谋反抗清廷的历史。
罗家伦主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认为在文字之外,历史传述应由图片、绘画展现历史精髓。所以在“党史会”任内提出“史画”的概念,主张以图画表现国民党革命建国时代的重大事件,避免文字传述历史流于枯燥。大批史画至今仍保存在国民党党史馆内。
不过罗家伦保留史料、修纂历史、解读历史的方法与看法,常引发争议。他耗费十余年、上千万元新台币主导编纂的《孙中山年谱初稿》,至少出现了二十八项历史诠释观点及史料考证错误,一度成为历史学者质疑的焦点。
学者吴相湘等指出,“党史会”出版孙中山著作不够积极。另外《孙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