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反而给俄国的强大制造了机会。他清楚英国的利益所在:贸易及帝国,掌握海上霸权并使欧洲权力平衡以保护其利益不受威胁。
他意识到英国不可能独自达到这些目标。虽然英国的军事力量依然强大,但恢复和平后,其国力迅速萎缩。1919年,英军规模曾一度缩减了三分之二,当时,英军责任繁多,负责巴尔干地区各国、俄国和阿富汗,而且还要处理帝国内部越来越多的问题,包括印度、埃及及家门口的爱尔兰。对于接二连三的派兵请求,总参谋绝望地回答:“没有多余的部队可以派遣了。”权力的重担也使经济不堪重负。英国不再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而是美国,而且英国欠美国巨额贷款。劳合·乔治对此一清二楚。不过,和往常一样,他乐观地认为可以和美国搞好关系以弥补英国的弱点。或许,美国会负责诸如君士坦丁堡海峡之类的战略要地。
另一方面,劳合·乔治参加和会相对较有优势,至少比法国和意大利要好。英国的许多要求都已经得到满足。威胁英国在全球势力的德国舰队、在斯卡珀湾的水面舰队以及哈里齐的大部分潜艇都已经在英国的掌握之中了。德国的加煤站、港口以及电报站也被日本和英国瓜分。劳合·乔治在巴黎说:“如果你12个月以前告诉英国人他们能保住现有的一切,他们会以为你在嘲笑他们。德国海军已被接管,商船也被接管,而且德国殖民地也被取缔。我们的主要贸易对手之一已经严重受挫,盟国成了它最大的债主。这些都是不小的成就。”
还有更多:“我们消灭了他国对印度殖民地的威胁。”19世纪以来,俄国南下的野心一直让英国政客惊恐不安,现在,至少短期看来,俄国已不再强大,而且沿其南部边境及波斯、高加索境内都是英国部队及英国势力范围。
另外,与印度的交通路线空前稳固。战前,英国政策大多是为了保护横穿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及红海的路线,要么像对待埃及问题一样采取直接接管制,要么靠支持摇摇欲坠的奥斯曼帝国。如今这个帝国已经被消灭,但多亏了与法国的一项秘密协议,英国稳稳地得到了它想要的。英国外交部及军队还梦想有新的路线,即横穿黑海到高加索,然后南下或乘飞机经由希腊和美索不达米亚。如果英军能够快速占领所需领土,这些同样可以得到保障。
由于劳合·乔治反对布尔战争,人们通常以为他不是殖民主义者。相反,他一向以大英帝国为荣,但却没能妥善管理。试图让伦敦管理殖民地的一切是愚蠢而不可行的。要保持帝国强大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允许自治,只在国防及共同的外交政策等重大问题上采取殖民政策。因为自治——他同时在想苏格兰、家乡威尔士和麻烦不断的爱尔兰——各殖民地会心甘情愿地花钱管理自己。在一次演讲中,有人起哄喊道,“让地狱也自治!”“对,”劳合·乔治回击道,“让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国家说话。”英国自治领——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纽芬兰及南非——已经开始部分自治。连印度也在缓慢地向自治过渡,但由于印度种族混杂,欧洲人极少,而且宗教及语言繁多,劳合·乔治怀疑它是否有能力自治。他从未去过印度,对那里知之甚少,但按当时的观点,他认为印度人及其他棕色人种都是劣等民族。
劳合·乔治和大英帝国代表团(4)
1916年,当选为首相后不久,劳合·乔治对下议院说,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可以正式与自治领及印度磋商赢得战争的最佳途径。为此,他打算组建皇家战争内阁,不但是个姿态,同时也很必要。自治领及印度为支持英国作战提供原材料、军火、贷款以及最重要的人力——将近125万印度士兵及来自自治领的100万战士。正如澳大利亚总理比利·休斯不厌其烦地强调,到1918年,澳大利亚阵亡人数超过美国。
到1916年,原本对英国毕恭毕敬的自治领逐渐发展壮大。其人民及其将军已经对加拿大总理罗伯特·博登所说的“英军总部的无能及愚蠢”见怪不怪了。他们知道自己对战争的贡献有多重要,也清楚为此付出的血的代价。作为回报,他们希望能够参与对战争及接下来的和平的讨论。英国人民对此表示理解,战前他们鄙视粗俗的殖民地人民以示爱国情结,而现在却对其顽强的生命力表示敬佩。1916年,比利·休斯访问伦敦时成了明星,妇女们高举“我们要休斯回来”以及画有其卡通像写着“没有他的战争都不完整”的标语上街游行。还有南非的外交部长、战士及政客简恩·斯马兹,有人甚至把他看作先知,战争后半期,他大部分时间是在伦敦度过的。虽然,斯马兹曾反抗英国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