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页)
官员和本国商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本领事对贵军的严重挑衅表示强烈抗议!”
“好心当作驴肝肺!”苏元春皱起眉头,“不是要我们保护贵国商人的安全吗?不在洋行附近布兵设防,不试试新安装的大炮能打多远,看看能不能把你们置于我们的炮火保护范围之内,叫我们如何保护?万一真的有事,炮弹打得不是地方,误伤了人谁负责?我们事先已经通知贵馆人员和贵国商人疏散回避,再说洋行不是租界,炮弹落在本国土地上,难道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吗?国际公约讲究平等,以后我们若在你们的辖区内建领事馆,只要你们高兴,也可以这样做呀!”
几句话把方苏雅问得哑口无言,想不到如此严重的问题,竟然被苏元春几句狡辩轻轻化解。
“根据两国协议,军民人等不得携带武器过境。贵国商人无视协议,入境时以自卫为名私自携带枪械,被收缴处罚后还不高兴。更有甚之,你们居然提出自己派兵保护勘界官员,明摆是不相信敝军的保护能力。被贵国官民如此小看,我问心有愧啊!试这几炮就是想让你们放心,我们还是有能力保护你们的。”
苏元春见他无话可答,暗自一笑,端起茶杯吹拂几下,悠闲地饮了口茶,“我说领事先生,还是把心胸放宽一点,别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净想着如何抗议别人,烦不烦?罢了,本帅不同你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怎么样,既然来了,一起喝两杯?”
“公务在身,恕不奉陪!”方苏雅早就气饱了,毫不客气地拒绝了苏元春的邀请。
“既然公务繁忙,本帅就不勉强了,”苏元春觉得话还没有说透,想起蔡希邠说过被西威仪设局愚弄的事情,又加上一句,“对了,劳驾领事先生给西威仪大人带句话:做人要厚道,别总是出尔反尔,那不是人做的事。勘界的事情本来不归本大人管,听蔡道员说过一些事情,本大人看不过眼,说句公道话而已,算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吧。送客!”
目送方苏雅悻悻离开,苏元春在心里笑了,假如他真有雅兴留下来喝酒,本帅还没了食欲。金龙峒不是肥肉,是一根骨头,不噎死你狗娘养的老子不姓苏——手中有权真好,一声令下,各州县土勇团练不足半个月就让方圆几十里的金龙峒遍地都是“游勇”。动土勇团练花钱不多,包吃包住每月再给一块银元,就一个个笑歪了嘴,怎么说也好过在家种田呀!
见德仔送客回来,苏元春也站起来,边走边说:“今天是墟日,早点回去,还来得及帮阿娇卖米粉。”
亲兵们上了马,簇拥苏元春驰回大连城。经过几年建设,大连城已初具规模,除了提督行署、白玉洞、武圣宫和演武厅等军用设施以外,还在行署前的空地上盖了几排军民两用的兵房,安排带有家眷的下级军官居住,也租给外地商人用作商铺,兵房中间的街道则辟为墟市,每三日一墟。
第八十九章 微服私访
德仔将马牵回马厩,换了便服,匆匆回到店铺帮阿娇照看生意。
阿娇开米粉店,味美价廉,生意还算不错。大连城初设墟市时人并不多,苏元春参照张高友赶墟有赏的做法,来赶墟的百姓每人赏五文铜仙,又在山边空地搭建戏台,隔三岔五请来戏班,让百姓免费看戏,墟场才渐渐繁荣起来。
阿娇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小声问:“不是说有事出门吗,怎么不在身边侍候老爷?”过门两年了,她还是改不过口,一如既往地使用在土司衙门时奴才对主子的称谓。
“来,阿爸抱,”德仔从阿娇背上解下女儿阿连抱在怀里哄着,顺着阿娇的话回答,“老爷打发了客人,也回家了。”
阿连是苏元春为德仔女儿起的名字,说如果再有老二起名阿城,合起来就是连城。
戏已经散了一场,戏班子正在吃饭,看完了戏来吃米粉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德仔帮着收钱,一边听吃粉的百姓说话。苏元春曾有交代,听到百姓的议论,好话坏话都要如实告诉他,他要了解真正的边情民意。
“听说了吗,番鬼往金鸡山炮台放了洋蛊,早些日子还死了十几个兵。苏宫保请了位师父治蛊,那师父是谁?白玉洞老仙师的收山弟子!这位治蛊师父可不得了,围着三座炮台淋了一圈狗血,然后用手一指,一大群蛊虫纷纷飞出关外,全部钻进鬼屯里了。听说这些天鬼屯里闹起瘟疫,每天都抬出几具白布包得严严实实的尸首,抬到山脚下烧了。”
阿娇听了,朝德仔作了个鬼脸,夫妻二人偷偷笑了。
另一位又说:“这算什么,刚听从龙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