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而这时林则徐已由江苏巡抚升为湖广总督(管辖湖北、湖南两省的长官)的要职。
命运把这两位同人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林则徐之所以被任命为钦差人臣,派往广东,其起因也是由于黄爵滋的奏文。
弛禁论压下之后,严禁论纷纷出现,但大多是“塞源遏流”之类的抽象的议论。黄爵滋的奏文之所以成为严禁论的定本,是因为提出了果断的具体的措施,要求把吸食鸦片者处以死刑。
第四章 论争(5)
他首先从白银外流的问题谈起:
……边境的防卫费用、巡幸的费用以及修造费用都值不了几何。嘉庆以前,虽然挥霍奢侈,但仍极其富裕,而现在万事节约,反而手头拮据。这是否是愈奢侈愈富、愈俭约反而愈穷呢?不!决不足这样!……以前制钱九百文乃至一千文换纹银一两,而现在银一两相当于一千六百丈。银并不是用于内地,而是漏给了外夷了。
白银流出国外,是因为走私运进了鸦片。黄爵滋叙述了鸦片泛滥的现状,并逐条罗列了过去措施失败的原因:
第一, 严查海口也无效。因为沿海长达一万余里,
第二, 船只可以随时随地入境。
第二,禁止通商也不能防止白银流出海外。鸦片本来就是禁品,是通过正规通商以外的途径进来的。鸦片船停泊在外洋,是好人把鸦片搬运进来的。
第三,惩办鸦片商贩也无用。因为各地的贪官污吏同富家人族的不肖子弟互相勾结,庇护同好者。
第四,弛禁罂粟栽种,对防止漏银也不起作用。假定如弛禁论者所说的那样,国产鸦片的毒性弱,那么人们一定会设法获得外国产的猛烈的鸦片。
在这样的状况下,鸦片是否就不可能禁止呢?
黄爵滋的回答是“不!”
他写道:“臣谓非不能禁,实未知其所以禁也。”
他认为白银流出是由于购进了鸦片;贩卖鸦片之所以盛行,是由于吸食鸦片的人众多,如果没有人吸食,就不会有人贩卖,外夷的鸦片自然就不会来。
总之,如果没有人吸鸦片,一切问题就可获得解决。因而就得出了“吸食鸦片者死罪”的结论。这可以说是他的奏文的核心。他说:
……自今年某月某日起,至明年某月某日止,给子一年的期限“戒烟”。不管烟癮多大,在这期间也能戒掉的。如果一年之后仍然吸食,那就是不奉法的乱民,应处以重刑。
按过去的法律,吸食鸦片者,罪仅枷、杖,……这都是“活罪”。断癮之苦甚于枷、杖,所以甘犯明刑,不肯戒烟。
如果罪以死论,则临刑之“惨急”更甚于断癮,所以宁愿断瘾而死于家,必不愿受刑而死于市。……
严刑往往会累及无辜的民众, 但吸食鸦片者是否有瘾,立即可以辨清。所以不会因重刑而产生弊害。
爪哇人本来是轻捷善斗的种族,红毛人制造鸦片,诱使其吸食,因此精神大衰,终被征服。红毛人在本国有吸食鸦片者,则在众人环视之下,将该人绑于杆上,用炮击入海中,所以没有人敢吸食鸦片。……各国只有人制造鸦片,而无人吸食。……以外夷的力量都能令行禁止,何况我皇上雷霆之威,赫然震怒,则任何愚顽之人也会戒掉鸦片。
这样,既可防止白银流出,银价也不会上涨。然后研究理财之方,就会给天下万世臣民造福。
奏文的结尾说:“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伏乞圣鉴。谨奏。”
道光皇帝为这篇奏文所打动,把其抄本分送各地的总督、巡抚以及盛京、吉林、黑龙江的将军,征求他们的意见。
他的打算是,把复奏最好者任命为钦差大臣,派往广东,令其负责禁烟的工作。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 点燃导火线(1)
皇帝奋起
如果把这部著作的内容写成小说,也###确地写成公羊学派的革新官僚与保守的富裕阶层之争更为有趣。还可进一步把前者限定为宣南诗社,后者限定为公行,即宣南诗社与公行集团的斗争,这样就会简单明了了。
中国曾经摄制过一部电影,片名叫《林则徐》,其主题当然是鸦片战争。有篇文章记载了在拍制这部片子时,有关人士曾作过种种的讨论。读了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在选择与主角林则徐对立的人物上所煞费的苦心。
为了让观众明白易懂,可以明确地区分好人和坏人。好人当然是主角林则徐,但问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