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公。
邓九强和谢秋旭,是牛根生的生意伙伴,前者是提供冰淇淋、牛奶工业设备的呼和浩特市轻工机械有限公司的老板(后来投身“蒙牛”做了副董事长);后者是以前给“伊利”后来给“蒙牛”印牛奶、冰淇淋包装盒的潮州阳天印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谢秋旭在公司中的身份更加复杂和独特。这是后话。
其他人大都是原“伊利”公司的管理与技术人才。杨文俊先前在伊利负责液态奶的生产,亦因为被认为是牛根生的嫡系,又因为截留了货款为工人发放奖金,虽然他自己分文未取,但还是被排挤出原来的单位。几年后他在牛根生辞去内蒙蒙牛总裁职位后接此大任;
孙先红,原任伊利广告部主任,在蒙牛时,因为策动“超女”等市场营销事件而声名大振;
有一个人不得不单独提及,那就是原任伊利党委副书记的卢俊。牛根生说,“公司两万多人,我只请过一个人,那就是党委书记卢俊女士。”邀请卢俊加盟,除了牛根生要保证政治正确外,更有意味的是,卢曾出任内蒙古自治区证监会党组成员,内蒙古产权交易所所长。
牛根生出资180万元。这是他将手中的伊利股份抛掉筹得的钱。这时候,牛根生除了一辆捷达车,就剩下十万块钱了。
当时,牛根生和同伴们轰轰烈烈的“融资”,惊动了当地的执法部门,险些被以“非法集资”的名义冻结全部款项,所幸最后化险为夷。
牛根生后来说,当时实际参股者有40多人,但碍于当时自然人股东超过10个就会影响上市的规定,公司进行了特殊的安排。但投行人士说,当时国家并无类似政策规定。
但牛根生说的许多人跑来想把钱投给蒙牛倒是真的。看好牛根生的经营能力是一方面,想着如果蒙牛能上市,手中的原始股成倍升值也是大家投钱的动力之一。募股的消息一出,有人就提了一塑料袋钱,汗水津津地出现在蒙牛53平方米的民宅办公室。这是一个透明塑料袋,里面的钱清晰可见。整整28万元。
来人叫陈和义,牛根生在伊利时,他是大同的经销商。他拿来的钱一部分是自己的,一部分是借来的。他认定投资牛根生的企业不会有差池。
尽管当时蒙牛非常缺钱,但牛根生还是坚决不允。最后留下10万元,退回18万元。
还有一位富豪张口就要入500万!——不收。退而求其次,300万——不收。100万——还是不收,最后只收了30万元,搞得对方很是不爽。
牛根生心里有他的盘算,稀释股份将给公司控制权带来巨大的隐患。他一定要控股自己的企业,哪怕是相对控股。
到了1999年6月10日,蒙牛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了营业执照,股东由3人变更为10人,企业法定代表人由白英变更为牛根生。
改制后的蒙牛采取了“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策略,迅速被市场接受,并开始了高速狂奔!
1999年销售收入只有3730万元,同业排名第119位;
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2�47亿元,同业排名第11位;
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7�24亿元,同业排名第5位;
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16�68亿元,同业排名第4位;
伴随着高速增长的是蒙牛对资金需求的冲动,并由此走上了先私募后公募的资本运作路径。
。 想看书来
资本市场上的《星战》奇迹(1)
大摩与蒙牛的故事到今天实际上还没有讲完。美国好莱坞喜欢拍续集,卢卡斯的《星战》系列便是最好的样本。每一个故事都给下一集留下悬念,每一次,卢卡斯都延续了前一次的成功。这是美国式的商业狡黠。
蒙牛资本故事的续集值得人们期待。
而这一次与大摩一同走红地毯的角色更声名显赫——华尔街著名的野蛮人,老牌正宗的杠杆收购天王,私募股权基金KKR。当年《华尔街日报》的两名记者布莱恩·伯勒(Bryan Burrough)和约翰·希利亚尔(John Helyar)所撰写的《门口的野蛮人》令KKR一夜成名。
这本被视为投资银行家教科书式的著作,再现了华尔街历史上最著名的公司争夺战之一——对RJR纳贝斯克公司的争夺战。在这场战役中,四家公司参与竞标,KKR公司最终以250亿美元获得了RJR纳贝斯克公司的控制权。在这场收购站中,KKR动用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杠杆收购,使用了各种复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